【文明的力量】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试点地区积极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对接百姓民生,主动融入生产生活,在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等方面倾情投入,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形式,让志愿服务天天见、日日新
近日,在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城杨村,一场精彩纷呈的微型文艺党课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音乐剧《第一书记》、故事汇《稻花香里话小康》……短短几分钟,融合音乐剧、情景剧、故事汇等多种文艺形式的几节短课,共同串联起了一堂喝彩声连连的文艺党课。
“一次宣讲时长只有5分钟左右,一个人一副板就是一支宣讲队,见缝插针就能讲好一个主题,这就是鄞州区创新打造的‘鄞铃’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宁波市鄞州区区委宣传部部长方飞龙介绍,每一堂微型党课的表演者都是鄞州区的文艺志愿者,他们把“大主题”与“小切口”相结合,把“讲理论”与“讲故事”相结合,变“长篇大论”为“精彩短章”,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受众有兴趣,宣讲效果自然能得到保障。”方飞龙说。
据了解,目前宁波市鄞州区拥有21支文艺微宣讲草根宣讲队,“鄞铃”文艺微宣讲志愿服务队的宣讲志愿者已经发展到900余人,他们以快板、演唱等形式深入农村文化礼堂、说事长廊、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俱乐部,受众超80万人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用文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广大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进行志愿服务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的新时代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走进北京市多所高校、延安干部学院等,通过文艺精品力作展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志愿服务系列培训、美育实践教学及成果展示等载体,引领时代风尚,厚植爱国情怀。
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及校内的优秀歌唱家以志愿者的身份,边讲边演,融合交响音乐、声乐、合唱等艺术形式,让观众在音乐和歌声中感受党史、了解党史、理解党史,用艺术的方式激励观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文艺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科技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1.6亿人,他们积极融入百姓生活,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深入扶弱助残、文化文艺、教育科技等各领域。
凝聚温暖,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享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走入数字时代,但随之而来的数字鸿沟却造成老人与家庭、社会、时代的脱节,‘自助服务’‘网络抢票’‘拒收现金’等现象让很多老年人无所适从。”夕阳再晨公益组织发起人张佳鑫说。
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夕阳再晨”开发了几百节精品课程,从电脑开关机、使用智能手机到预防诈骗、识别谣言,再到养生健康、文化艺术,夕阳再晨公益组织发动高校志愿者,将青年的志愿服务力量引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精准的服务。
普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还需畅通渠道、搭建平台、扩大覆盖,实现“有时间能做志愿者、有需求能找到志愿者”,让志愿服务的温暖之光照亮每个人。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致力于打造“1+10+N”志愿队伍模式,培养出了一支“群众身边不走,党员干部引领,先进模范带动,乡贤能手助力,群众踊跃参与”的文明实践队伍。
记者了解到,阴平镇把群众中的能人、贤人、热心人都动员起来,网格化开展志愿服务,构筑文明实践服务“一张网”,让志愿者成为文明实践的主力军,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实践的标准色。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
随着各地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百姓对获取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近日,来自广东省肇庆市城管局和街道社区的志愿者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的系列活动。志愿者们穿着可爱的垃圾箱外形的卡通人偶,扮演四种不同的“分类垃圾箱”,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普及垃圾分类具体做法。在宣传摊位上,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各种疑问,用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和活泼的互动,让居民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本报记者 李睿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