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台】
王蒙《夏天的奇遇》(短篇小说)
载《人民文学》2020年第10期
“青春仍然万岁,老年美丽无边。”王蒙在创作谈中如是说。作品中,“我”与翁老谈天说地,两位老者之间大量生活化的平淡词句,在小说这一载体之下被奇妙地赋能,如微风入幌,窸窸窣窣作响,天地人玄机处处,史与今摩肩接踵,语感却一派大敞四开,这份只得步入晚年才能领会的豁达之感令人心生敬畏。
冯骥才《艺术家们》(长篇小说)
载《收获·长篇小说2020秋卷》
在冯骥才看来,艺术家是“非同常人的一群异类”,因此,必需“用另一套笔墨写另一群人物和另一种生活”。于是作者用充满浓情和致敬意味的文字,概括出了自20世纪70年代到新世纪中,以楚云天、洛夫、罗潜为主的几位艺术家的心灵生活和艺术界在历史大背景中的发展与演变。
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
(长篇小说)
载《收获》2020年第5期
王安忆在《天香》中,写了顾绣;在《考工记》中,写了古建筑;在这部长篇新作《一把刀,千个字》中,小说开篇是纽约法拉盛,出场的是一位淮扬名厨。但这仅仅是切入口,小说所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宏大的历史。此后引出一对姐弟横亘近40年的人生故事,地理跨度巨大,故事流转于中国哈尔滨、上海与纽约法拉盛三地,每回两位主人公的离开或迁入,既是自由意志选择,也有时代的推波助澜。那些被正史一笔带过的人事,在这里被还原成人间烟火。
赵本夫《荒漠里有一条鱼》
(长篇小说)
载《小说月报·原创版》
2020年第4-5期
小说写了一百多年间,黄河故道人在荒漠里繁衍生息、植树造林的故事。为了改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鱼王庄的几代居民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终将千里荒漠变为绿洲,谱写出一首令山河动容的宏伟史诗。
范小青《大哥刘里明》(中篇小说)
载《长江文艺》2020年第10期
作品里刘里明既是主人公,又是一条叙事明线,他的人生经历贯穿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社会的巨变也从这个小人物身上折射出来。他慷慨、义气、勇敢、坚毅,他是大哥刘里明,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这些细小又可贵的品质最终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而从这样真实的生活中所标记出的时代节点,更体现了每个人在岁月中所留下的独特痕迹。
弋舟《羊群过境》(短篇小说)
载《花城》2020年第5期
步入中年的“我”和妻子离婚后,只身回到父亲家过年,却遭遇了庚子年最漫长的春节假期。面对大环境的疫情和小家庭的困境,作为儿子同时又身为父亲的“我”,感受到人生中段的双重挤压与无力,而在父亲举重若轻的情绪感染下,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弹性与韧力。
马小淘《被猫带走的夏天》
(长篇小说)
载《十月·长篇小说》2020年第5期
这年夏天,女孩儿蓝蓝家里来了一只小花狸猫绿绿。对单亲妈妈蓝淇来说,这是这个多事之夏的开始:多位保姆都无法应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姥姥,蓝淇和女儿不得不搬到姥姥家对门。曾经惧怕姥姥的蓝蓝目睹着姥姥混沌无常的日日夜夜,过去强势的变得软弱而迷糊,过去弱小的正在逐渐长大,祖孙间涌动着特殊的纠葛和温情。随着小猫绿绿的失踪,姥姥也在这个夏天离开了她们,这让蓝蓝初尝了人生的遗憾和失去,也懂得了所有的爱或许都有无心的细小的伤害。时光慢逝所带来的成长,在日后也会逐渐化为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