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下庄精神的时代价值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14版)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路,重庆巫山下庄村靠的就是那么一股子劲儿。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下庄人的“那么一股子劲儿”,正激励着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庄精神,蕴藏在每个不甘落后的贫困群众身上

        “毛相林个子不高,但每次和他攀谈,我都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坚韧、不信命。”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说,毛相林只是下庄精神的一个缩影,下庄精神根植于每一个下庄人的心底。他们不等不靠、百折不挠,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为美好生活奋力拼搏的样子,生动诠释了“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脱贫攻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扶志扶智并举,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市上下形成了勇于攻坚、主动脱贫的良好氛围。”重庆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贵忠介绍,近年来,重庆涌现出一大批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共同诠释着下庄精神的时代价值。

        巫溪县石锣村党支部书记匡后明,带领村民用锄头、簸箕、石磙等原始工具,靠肩挑背扛,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17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圆了祖祖辈辈的公路梦;69岁的黔江区黑溪镇胜地社区居民王贞六,在政府支持下开展中蜂养殖,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并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群众奔小康;奉节县仙女村30户贫困户依靠种植脐橙脱贫致富,主动申请脱贫……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贫困群众不等不靠、挥洒汗水,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目前,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毛相林以一种表率的力量,带领下庄人构建了一个脱贫致富的强大正能量集体,勇于破除空间贫困壁垒。”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廖和平看来,下庄精神是脱贫攻坚过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典型代表。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但受疫情、汛情等影响,脱贫攻坚工作面临更大挑战。李春奎表示,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更需要各级各部门绷紧弦、加把劲儿。巫山县将把下庄精神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庄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拿出母亲的700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动员儿子三让宅基地……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的心里,永远装着盼脱贫、想致富的群众,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先锋力量。

        “毛相林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重庆市副市长李明清表示,以毛相林同志为代表的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生动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奔小康的坚强意志,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毛相林曾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有事莫往后头躲,要往前冲。心里要想着群众,要一心为民。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跟着干。这段话,被奉节县平安乡咏梧村村主任助理唐清学牢牢记在心里。这位年轻的基层干部说,现在贫困村非常需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年轻干部,青年党员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庄精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毕生奋斗目标,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善于攻坚、乐于奉献,扎根基层苦干实干引领群众脱贫。

        下庄村的事迹,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心里产生深深的共鸣。

        土家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句歌词:“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来不愁穿”。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过去交通闭塞、土地零碎贫瘠、产业单一的华溪村,通过“三变”改革,搬开了脱贫路上的绊脚石,正在规划建设中华蜜蜂产业园,多家民宿和农家乐已经开门迎客,真正过上了歌里唱的生活。

        但王祥生并不满足,而是把脱贫摘帽当成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带领村民继续奋斗。“毛相林担任村干部43年,我在村里干了17年,从各方面来说,毛大哥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下庄村的条件比我们更差,他们不仅打破了贫困的桎梏,还在乡村振兴路上努力奔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言语间,有冷静的思考,更有笃行的坚定。

    下庄精神,映照出重庆人的坚忍顽强

        山东扶贫协作重庆挂职干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赵鑫,自从2019年9月来到重庆,便与贫困群众并肩战斗在一起,见证了今年2月彭水摘掉贫困帽的激动时刻。来渝一年间,重庆人民的务实肯干、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是下庄村在悬崖上凿公路的坚忍不拔,还是山区贫困户背着背篓翻山越岭的负重前行,都让我对重庆人‘坚忍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敢作敢为’的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赵鑫认为,下庄精神的生命力,既得益于时代土壤的培植,也来自重庆人文精神的熏陶。正是这种浸透在重庆人血液里的人文精神,让贫困群众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努力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毛相林同志带领下庄人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打通了脱贫路,走上了致富路。他们的奋斗故事生动表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人民群众就有干劲,脱贫攻坚就有力量。”李明清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保持“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实干品格,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位于城口县沿河乡的北坡村,曾经和下庄一样,为大山所困,尝尽肩挑背磨之苦。在下庄精神的鼓舞下,北坡人向闭塞和贫穷发起挑战,历时四年在崖壁上凿出一条崭新的公路。“正是这种挖一尺就多一分希望的韧劲,激励着我们在脱贫路上一路前行,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沿河乡党委书记吴雪飞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吴雪飞表示,沿河乡将持续从下庄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用奋斗谱写幸福新篇章。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