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凉爽的秋风,一艘名为新海集和谐号的“太仓快航”货船11月4日从上海洋山港出发,经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抵达江苏太仓港。船上运载的23.47吨从美国进口的红橡木板材,成为洋山港与太仓港“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正式运行的第一单,洋山港放行后,在太仓港被来自安徽的客户直接提离。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沪太通关一体化使太仓港成了洋山港的延伸,并成为长三角率先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港口。“联动接卸、视同一港”,不仅加速货物流通,节约成本、疏解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压力,还减少了穿越上海市域的集装箱卡车数量,缓解了城市拥堵。
一次小小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拉近了上海浦东与长三角兄弟城市的距离。
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作为“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正在助力上海,发挥龙头城市的引领作用,与长三角区域中的兄弟城市携手并进。
世界经济是一片大海: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上海对于我们来说极具战略意义。”7月的一个午后,在位于浦东陆家嘴泛亚大厦八层的公司会议室里,法国达索系统全球执行副总裁罗熙文对记者说。
作为全球创新设计领域最大的软件企业,达索系统提供的软件系统和定制化技术服务几乎囊括全球高端制造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顶级企业。罗熙文八年前就来到了上海,在他眼中,上海是全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之一。今年,他和同事把达索系统的亚太地区总部从日本东京搬到了上海浦东。
“上海有非常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从浦东区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方面获得了许多支持。”罗熙文说,这种支持,不仅有财务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包括与当地大学充分沟通吸引人才、认可达索系统的科技价值进而催化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
有了营商环境的优化,位于浦东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从签约到建成验收只用了一年时间,为世人称道。而且这种高效正在从一项看似无法企及的服务标杆变成常态。而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中国首家山姆会员旗舰店今年5月开工建设,在疫情期间创造了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两个多月时间的新纪录。在这项新纪录的背后,是管理者们提供的“24小时零时差”“360度全方位”和“520式全天候”等一项项创新服务。
为了让浦东经验推广开来,今年4月,上海发布并开始实施《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一系列源于浦东的特色经验措施,开始向上海全市各区推广,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竞争力。
世界银行在今年7月发表的《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及未来机遇》文章中,对上海不吝赞美之辞:助力中国在全球190个参评经济体中上升至第31位,执行合同、获得电力等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浦东功不可没。
“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浦东要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浦东在改善营商环境上的探索,随着在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推广复制,正在成为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试验田”里育良种: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区为我们的相关政策探路,我们已经成功复制了它的11条先进政策。”浙江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激文对记者说。
作为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年9月在浦东挂牌成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几次扩容,“试验田”越来越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制度创新供给者”。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贸试验区建设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率先构建一批基础性和核心制度创新,32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兆安认为,从扩大开放角度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全国贡献了“上海经验”。
7年来,上海自贸区位居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总体排名第一、省级综合排名第一。制度创新为上海自贸区激发出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新设立企业6.5万户;贸易便利化改革效应也正持续显现;不断推出营商环境的“升级版”,跑出了营商环境“自贸区速度”。
为进一步推进自贸区的试验功能,2018年上海自贸区设立临港新片区,至今年10月15日,临港新片区共计签约项目410个,涉及总投资额达2800余亿元人民币,几乎每天都能迎来新的项目。
“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浦东要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有专家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临港新片区的诞生不仅是上海发展的机遇,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
一项项政策创新仿佛“试验田”里培育的优良品种,在拓荒者们的手中纷纷诞生。而浦东人正在与长三角地区的邻居们一道,在越来越广阔的田地间深耕。
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风景优美的滴水湖西南,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不久前在临港新片区启幕。这里将以“领先未来20年的科技战略力量,储备未来50年的科学资源”为战略使命,以“全球极具特色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为定位,建起一座崭新的科技创新高地。
为什么建在临港新片区?顶尖科学家论坛从首届开始便在这里举办。今年的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前三天,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正式启动,打造国内第一的芯片制造高地;再之前,临港新片区首批6家科技创新型平台获得授牌,未来3年内争取累计认定和建设20个具有影响力的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临港区一项项科技发展硕果分外亮眼,科技创新高地加速崛起。当社区落地、世界顶尖科学家资源集聚于此,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也将得以打通。临港大量的产业应用也会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必要条件。
不只是临港新片区,浦东处处勃发出科技创新的生机。
硬件方面,上海已建成的2个、在建的6个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项目位于浦东张江科学城,超过上海总数的一半。今年1月初,上海张江科学城地标性建筑“科学之门”西塔楼底板浇筑过半,到2022年,同样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光源将有约35条束线和60个实验站投入运行。此外,浦东还拥有国家蛋白质设施、上海超算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以及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
软件方面,高度完备的金融要素资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具有竞争力的硬核产业集群,以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浦东正在加快推动基地建设发展,努力把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打造成科创企业上市的蓄水池、对接金融资本的加油站、激发产业创新的策源地。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左临浦江、右拥东海的浦东,正按总书记的要求,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为上海建设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为长三角地区加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 任鹏 孟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