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5日 星期四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5日 05版)

        9月19日,学生在宁夏科技馆体验科普设备。新华社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提出的首个目标任务就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一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释放着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说。

        余兴安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赋予了科技创新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全会将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必须统筹推进。”余兴安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国要建设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余兴安认为,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产生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的重要基础。”余兴安指出,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竞争。余兴安建议,“十四五”时期,要全面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

        “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当今世界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余兴安说,“要不断创新人才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余兴安表示:“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才能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