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嘉兴何以稳健

    ——浙江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刘 坤 陆 健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01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近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很忙,有时一天要连续参加好几场会议,忙着对接嘉兴企业的创新需求,忙着为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转型升级路径,打造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在他眼里,嘉兴是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地方,干部群众奋斗实干,企业家创新进取,齐心推动着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嘉兴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矢志创新,深挖国内市场潜力,不断提高竞争力;一些传统企业也依托于产学研合作,加快转型升级。得益于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等,嘉兴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态势,工业生产逐步回暖,经济实现稳健发展。

    “别人在进步,自己必须更快进步”:科技创新,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走进位于嘉兴秀洲区的沃尔德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会发现有两种东西很常见——显微镜、曲别针。每个曲别针上都有一个小小的金刚石刀轮,这是该公司生产的明星产品。因为刀轮尺寸很小,员工们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作业。别看它个头小,其价值却一点也不小,一个就能卖到四五百元。

        “这种金刚石刀轮的直径约2毫米,其边缘会根据需要刻上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小齿,齿深约2微米,主要是用来切割显示屏、触摸屏,华为、小米等企业生产的手机中约有40%的屏幕都是用我们的刀轮切出来的。”嘉兴沃尔德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继锋说。

        由于金刚石工具技术含量高,陈继锋和他的团队从创业至今就一直不断进行各种创新。他们从一些细分产品做起,把这些产品做到世界顶级水平,靠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高质量赢得市场份额。“我们进行研发,就是为了把现有的几个品类一直保持在最前沿,同时不断开发新品类,让新产品也走向世界最前沿。因为不进则退,别人在进步,自己必须更快进步。”陈继锋说。

        嘉兴德燃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创新型企业,主要生产氢能源汽车所需的燃料电池发电机系统,以及一些零部件等。该公司董事长章桐创业前是同济大学教授,在他的协调下,公司与同济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前瞻性研发。在章桐看来,公司生存必须靠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产学研合作。

        “新的技术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从高校过来,保证我们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把实验室技术变成产业化技术。”章桐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50%以上,很多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都是完全自主开发的,与国外的一些技术合作也是建立在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基础之上。

        像陈继锋、章桐一样,在嘉兴,很多企业家都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原则,努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当然,这也与嘉兴营造的创新创业氛围、人才环境等息息相关。

        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姚中华介绍,嘉兴非常重视创新,立足长远,聚焦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长三角高科技企业聚集、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和长三角最优创新生态高地。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引进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嘉兴分院等各类创新载体,推动形成良好的创新态势和氛围。

        同时,嘉兴也在努力“聚才、用才、留才”,筑巢引凤效应不断显现。大量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嘉兴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5.4%;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时尚产业均保持快速增长,分别为34.1%、17.7%、14.1%和13.0%。

        在杨向东看来,知识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是力量。嘉兴这几年储备了大量人才资源,高校、科研院所等为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向高端化迈进,也让嘉兴能够在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冲击下迅速激发创新和增长活力。可以说,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关系。

    “市场回暖,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稳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和质量

        嘉兴的水乡乌镇,让人来过便不想离开。每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志愿者“小梧桐”总会给嘉宾留下深刻印象。

        “‘小梧桐’们身穿的服装是由我们设计制造并提供的,其灵感源于江南水乡古镇建筑中的乌檐青瓦。”雅莹集团党委书记仇瑛说,集团创建于1988年,已从嘉兴的一家服装加工厂,逐步发展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终端零售为一体的现代时尚集团,拥有了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一件衣服由布料、拉链、纽扣等很多零部件组成,产业链很长。仇瑛介绍,一直以来,他们都很重视产业链建设,通过了解消费者需求,带动上游原材料等生产,推动产业协同发展。2018年,他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创新开发和利用牦牛毛绒这一原材料,既推动了产业链发展,又促进了四川省阿坝州的牧民增收。

        “今年以来,尽管疫情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得益于产业链稳定,公司正常生产得到了有效保障,随着市场回暖,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仇瑛说。

        实际上,无论是企业生产运行,还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嘉兴也意识到了这点。姚中华介绍,日前,嘉兴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摸排,查找产业链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有断链风险的企业,出台一些补救措施。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进标志性特色产业链发展,重点打造时尚链和新能源链2个标志性产业链。

        “我们还建立完善了产业链‘链长制’,围绕每条产业链组建服务团,各部门积极配合,更好地提供帮扶服务。”姚中华说,嘉兴注重引链扩链,稳链固链。选择一批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产业链骨干企业,通过专项扶持等政策倾斜,确保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杨向东表示,只有建立完备的产业链,畅通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链质量和水平,才能迅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升质量和效率。也正因如此,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嘉兴挺住了。

    “哪怕短期内吃亏,也要保持高端”:畅通循环,立足国内应对“外贸寒冬”

        当前,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外贸寒冬”袭来。怎么办?嘉兴一些企业给出了答案:出口转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新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嘉兴一家外贸企业,外贸占比曾达90%以上,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各类液晶显示模组、触摸屏模组及各类相关电子产品。近年来,该公司抢抓国内市场的机遇,积极与国内汽车、家电生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截至去年底,国内订单已占其总产值的50%。疫情期间,该公司借国内市场的“东风”,接到大量订单,有效规避了风险。目前,公司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如今,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已引起大量企业家的重视,陈继锋也不例外。“我们的产品出口占比较高,受疫情影响较大,国外客户很多处于停产或者减产状态,产品卖不出去,所以国内市场一定要抓住。”陈继锋说,今后将立足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深挖国内市场,推出一些适合国内用户使用的标准化、高品质产品。

        陈继锋也坦言,在以国内为本、兼顾国际市场的时候,不能随大流,不能往低端走,哪怕短期内吃亏,也要保持高端,因为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定是高端优质产品会占有优势。

        在企业积极出口转内销的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搭建更多平台。嘉兴市商务局副局长许兵介绍,疫情期间,嘉兴加大企业政策支持,优化出口结构,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出台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等系列促消费政策20多个,鼓励直播等新业态发展,提振消费信心,激活消费市场。

        “今年以来,嘉兴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积极促进消费,商务运行稳步回升、逐步向好,总体保持平稳态势。”许兵说。数据显示,1至8月,嘉兴全市进出口总额1818.55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365.97亿元,增长0.4%,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空间规划院院长、教授甄延临认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方面可以回答疫情期间嘉兴经济为什么能稳健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未来嘉兴需要强化的方向。长远来看,嘉兴既要打通支撑科技创新全流程的创新链条,以科技创新来引领内需发展,又要在强化创新的同时,打破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全面扩大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嘉兴积极接轨上海,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嘉兴嘉善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做好“转型升级、接轨上海、统筹城乡”三篇文章,主动导入教育等优质资源,接轨上海的步伐日益加快。今年6月,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与嘉善县签约,托管嘉善县西塘小学、嘉善三中两所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嘉兴的区位很好,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成为长三角核心区域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甄延临说。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今天的嘉兴,街头熙熙攘攘,香樟枝繁叶茂,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嘉兴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我们要创造出更丰富的创新模式、创新成果,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嘉兴经济一定能再上一个大台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乃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向东说。

        (本报记者 刘 坤 陆 健 严红枫)    

        (学术指导: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空间规划院院长、教授甄延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