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送智送技 激活一方热土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05版)

        【长镜头】

        开学季,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旗府所在地音德尔镇,活跃着一批北京名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专家分别在扎赉特旗幼儿园,音德尔第一、第四小学,音德尔第三、第四、第五中学等,开展送教送培活动。

        扎赉特旗教育局局长李建国说:“北京与内蒙古开展科教帮扶以来,极大开拓了本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激发了教育改革活力,起到了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挂职音德尔第一中学副校长的北京第十中学副校长欧庆胜介绍,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治本。通过干部跟岗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远程教学互动、实时在线咨询等对口协作形式,提高当地教育水平,目的是全面提升人口素质,进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智力扶贫,就是要解决“思想和思路的贫困”,解决“能力和信心贫困”。北京与内蒙古扶贫协作不仅体现在义务教育,更直接体现在智力扶持贫困人口上。

        北京与内蒙古教育协作扎赉特旗农牧民培训班上,一条标语引人注目——长志气、长技能、长信心。北京来的科技专家正在讲授“做新时代新型农民”,80位参加培训的农牧民群众专心听讲。接下来的课程包括:水稻玉米种植、黑木耳新菌技术、肉牛肉羊生猪养殖、农机作业与交通安全等。培训内容实用,专家讲授生动,农牧民学到了实用技术,积极性高涨,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在培训班上,北京来的专家讲授的一项技术——挂袋木耳全方位立体栽培技术模式,让珠日根嘎查(村)贫困户赵国军受益良多。通过学到的黑木耳培植技术,赵国军每年都能赚4万多元,成功脱贫。“挂袋木耳全方位立体栽培技术,可使每亩效益提升6倍至7倍,产出的木耳耳型好、品质高。目前合作社有40多户农牧民成为黑木耳专业户,带动贫困人口56人。”嘎查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介绍。

        包哈敦巴拉在培训班上学到了养猪技术,现在已成为村里的养猪大户。前些年,由于孩子夭折、妻子离婚、自己出车祸等一系列变故,让包哈敦巴拉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多年来,扶贫干部对他进行重点帮扶,帮他发展养殖,让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最感谢的人就是扶贫干部,是他们把我从消沉和贫困里拽了出来。”包哈敦巴拉说。

        北京与内蒙古开展教育扶贫,给兴安盟贫困人口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变化。扶“智”又扶“志”扭转了贫困人口“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铆足干劲增收,信心百倍过好日子,贫困人口迎来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转变的还有社会治理理念。

        北京市创新推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而这一基层综合治理模式已经引入到扎赉特旗。

        2018年10月,扎赉特旗从北京市丰台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扎赉特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被组织选派来的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干部刘雪檀就是这个“大数据”专业技术团队的核心人物。

        “挂职期间,我要完成两大项工作,一项是社会数据资源管理,也就是大数据工作;另一项就是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刘雪檀说。

        截至目前,团队共召开各类交流培训会议20余次,培训人员80余人次,汇聚各类数据70余万条。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营后,扶贫、公安、民政、人力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在这一平台上实现互通、共享,居民只要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就会得到有关部门的上门服务。目前,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强化城市监管的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