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微企业·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新项目能提前一个月投产,这正是辽宁省、市、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项目管家’最明显的成效。”10月20日,辽宁东科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满怀信心地说,目前企业的洗涤用品、卫生消杀产品供不应求,这条新投产的日用化学品生产线抓住了市场机遇,企业发展势头很好。
今年以来,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辽宁省抚顺市聚焦流程再造,从政府的供给侧向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侧转变,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助推企业稳产扩产,让群众办事更加省时省心。全市上下以“店小二”的心态,当好“项目管家”,帮助企业解决难点、痛点、堵点,找到增长点,在企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将政府的服务力转化为实打实的生产力。
贴身服务办实事
抗击疫情不耽误发展生产。抚顺市出台全力推进“办事不求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实施方案,千名干部进万企,为628家重点企业和项目配备了项目管家。以抚顺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9个专项推进组,研究制定“一企一策”,为企业松绑,返回企业缴纳的各类保证金4.26亿元。
“各级政府变窗口审批为登门服务。”刘勇对年初疫情来袭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当时市场急需疫情防控物资,企业打算增加消杀用品和新上口罩生产线,市、区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来企业现场办公,指导帮助企业完成各种审批材料,当天完成空气清洁液审批。三天后,企业将首批生产的30吨空气清洁液全部赠送给医疗单位、社区物业。当地政府半个月就办好了企业生产口罩增项审批工作,并迅速组织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月为企业放款1000万元,用于建设无菌车间和购买设备及原材料。刘勇推算:“到今年年底,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会比去年更好,经营收入同比增加20%左右。”
聚焦项目真干事
真抓实干才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抚顺市高新区和东洲区紧密配合,围绕延伸生产链、稳定供应链主线,聚焦项目建设,多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抚顺市顺特化工有限公司主产医药中间体和洗发剂中间体,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今年我们同时拿了两块共100亩的地,准备新上两个分厂,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总经理田玺介绍,自2016年入驻高新区以来,在“小升规”“规升巨”政策支持下,企业两次扩建厂房增产扩能,发展的信心满满。
国庆期间,辽宁森源化工有限公司拆掉了两个可储存2400吨原料的压力容器罐。“不是这两个罐本身质量不好,也不是企业用不着了,而是它们‘站’的位置,挡了危险化学品装卸的道。”总经理陆行群告诉记者,抚顺市高新区、东洲区坚守安全红线、环保底线,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在查出安全隐患时,不是一罚了之,而是请专业机构帮助企业找到破解之法,真干实事。
促进发展快办事
抚顺市在3个县4个区全部设立了行政审批大厅,通过窗口整合,数据共享,做到一个窗口办多家事;在乡村、街道社区都建了代办站点。全市46个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开展5轮事项梳理,取消、下放、整合,精简事项904项。目前,网上可办率已达到90%以上,218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企业发证申请1天办结,不动产登记两天办结。
2019年,山西商人李付省来抚顺清原采购药材,看到英额门镇药农加工药材难,准备投资建一个药材加工厂。镇农科站负责人潘宜元帮着李付省在网上递交申请,上传相关材料。第二天就有人把营业执照送到他手上,还专门为他上了辅导课,主动担当他的“项目管家”。在今年加工厂运营的首个收获季,两条流水线加工龙胆草、白鲜、苍术等药材10多万吨,加工收入6000多万元。他准备追加投资建冷库、上切片生产线,推进地区药材深加工。
抚顺营商环境监督员关效林说:“现在的抚顺,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营商环境正在成为这座老工业基地的新动能新招牌。”
(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