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精神源头 彰显时代价值·唐山抗震精神】
这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重大的灾难之一。
44年前,在河北唐山,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这座工业重镇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16万多人遭受重伤,4000余名孩子成为孤儿,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3秒内造成的惨烈,世所罕见。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迅速从废墟上爬起来,站起来,强起来。历经原地重建、恢复生产、城市崛起,完成了涅槃重生的蝶变。
震后的唐山,10年重建,10年振兴,20年快速发展,不但实现了“三级跳”,而且一步比一步扎实,一步比一步迅捷。
今天的唐山,已经成为矗立在渤海湾畔的一座现代化名城,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8平方公里,比震前增长4.6倍,市区人口也由震前的70万增加到251万。2019年,唐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890亿元,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了约84倍,连续十年排名河北省首位。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指出:“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生生不息。四十多年来,唐山抗震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这样的精神,引领我们在每一次面对困难和灾难时,凝心聚力、携手向前。
1、危难中显英雄本色
回顾44年前的这场灾难,有太多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
开滦林西矿共产党员卢士元的妻子和儿子都震亡了,他忍着巨大的悲痛,带领工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把粮食从废墟中扒了出来,他却两天两夜没吃一顿饭,有人怕他饿坏了,就找来几个鸡蛋要给他煮熟。他发现后立即制止说:“灾情这么重,我们不能吃这个,要给有伤有病的职工留着!”
陡河电厂值班长、共产党员郑荣祥,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黑暗之中,拉下一个个电闸,又冒着发电机里尚有氢气、随时会爆炸的危险,三次冲进厂房,打开排气阀,避免了电机爆炸。而他家里的6口人,全埋在废墟里。
突发的地震灾害考验着每一个人。共产党员奋勇当先,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之所以能够在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取得显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挺起不屈的脊梁,显示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
“唐山抗震精神并不只产生于那一次抗震救灾斗争,它是大钊精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当代愚公精神’等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它根植于我们与自然灾害长期抗争的实践中,根植于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唐山抗震纪念馆馆长赵荣琦说。
面对同样横亘在国人记忆中不灭的大灾——1998年大洪水,王占成,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68岁老兵,在武汉丹水池江边发现溃洞迹象后,不顾年龄与伤病,跳入江中,发现了水下堤壁藏着的直径一米多的溃洞。在两千人奋战两小时堵住此洞后,专家勘探称,如未堵住,大堤将瞬间决口。江水咆哮,战胜洪流的最后堤坝,是无数像王占成一样的英雄组成的人堤。
2008年5月,另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在四川发生。为了挽救一个哪怕是只有一线生机的生命,很多人不惜任何成本,甚至是自己的生命。5月13日,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东汽中学德阳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谭千秋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所有人都禁不住潸然泪下。他跪仆在地,伸开双臂,在他身下,蜷伏着4名学生,而他的后脑却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2020年跨越冬春之际,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汉关闭离汉通道;4万余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星夜驰援;14亿中国人信心坚定,众志成城……9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1499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500个先进集体涌现,还有200名党员被授予或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分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在历次考验中,无数共产党员激荡舍己报国的情怀,显现甘于奉献的品格,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中诠释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2、凝聚抗震救灾合力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8小时,第一支部队急行军进入唐山。随后的几天里,先后有14万解放军陆续赶到。人民子弟兵冒着频繁余震的危险,舍生忘死,用双手以及最简陋的工具,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又一条生命,使16000多名群众重获新生。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唐山。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下达后,短短4天之内,除了人民解放军外,医护人员近2万人,工交邮电等部门的干部、技术人员3万余人迅速奔赴唐山,投入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唐山伤员被送往医疗条件更好的各个地方。除河北省各地市接受大批伤员外,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市共接收伤员105589人,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和运输史上都创造了奇迹,谱写出“祖国处处有亲人”的动人篇章。
历经劫难的唐山人,深知雪中送炭的可贵。汶川大地震时,他们冲在救人的前列;玉树地震时,他们坚守在灾区,和受灾群众一起重建家园。红马甲,是唐山志愿者最醒目的标识。据统计,唐山目前共有60余万名学雷锋志愿者,使唐山成为一座“留住雷锋的城市”。
患难与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在历次灾害中,中国人民承受住了灾难的极限,展现了大爱的极致。正是这种在灾难极限中所凸显出来的大爱,加速弥合了灾难带给人们的巨大创伤。
即便在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时期,唐山在震后两年就将全市工业总产值恢复到震前最高水平。而在汶川地震后,2008年当年,四川就获得各种捐助和捐赠700多亿元,各类公益组织井喷式发展。除了中央拨款、社会捐助,还启动了特色鲜明的对口援助重建。东中部省份用其财政资金的1%,连续3年援助一个重灾县。20个省区市投入到四川灾区的重建。3年重建,两年完成。
俄新社网站编辑部在其《中国,挺住!》的文章里这样写道:“一个能够出动数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数十亿元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变化的是建设速度,不变的是患难与共的精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降临之后,科学家团队接力,8天确定病原体;4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十余天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所传染病专科医院;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相继投入主战场;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地市……
全国各族人民都同湖北人民站在一起,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
灾难无国界,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病毒在世界多国肆虐时,中国在经济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的情况下,仍不遗余力地向世界伸出援手,主动提供医疗专家、抗疫经验、医疗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危难时刻,中国为世界注入动能和暖色。
3、努力做好灾后重建
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家园被毁、痛失亲人后,人们信念的丧失,精神的沉沦。事实上,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灾民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崩溃。
城市外观的重建只是重建的第一步,还有一重看不见的心理重建——人们何时重拾信心。
从体育女兵梦碎到国际比赛冠军,从截瘫患者成为“女篮一号”……唐山地震亲历者李冬梅,让轮椅上的人生发出了灼目的光彩。
李冬梅说:“既然大地震重新塑造了另一个我,就以另一个我重新屹立在这个世界上。”震后重度截瘫的李冬梅没有放弃体育梦想。“我用手推轮子,刚开始的时候手上全是血、全是泡。最难受的是不敢随便喝水,因为肚脐以下神经没有感觉,怕在运动时大小便失禁。”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训练,国际赛场上国歌36次因她奏响,这也证明了天底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唐山大地震使2817人成为截瘫患者,国际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他们的生存极限是15年。如今44年过去,除自然减员外,还有822人健在,最长者年龄已达86岁。
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展现了担当,他们负重奋进、英勇拼搏、敢于争先,建设了美好繁荣的新唐山。
这座曾经因地震而闻名的城市,在重建之际树立了更高的建设标准。继1990年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后,2004年,因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唐山市再次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唐山市改善人居环境的成功经验,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其他地区提供了城市重建的范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人民一次次证明: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终未改、不屈不挠永向前的品格的凝聚。
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明确提出“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北京——什邡、山东——北川……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从中央到各对口援建省份,从受灾省到各受灾市县,“加强产业援建、培育造血功能”成为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十二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震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震前的3.2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震前的2.8倍和3.7倍。恢复重建的累累硕果,告慰着灾难中逝去的生命,见证着创造奇迹的中国力量。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国人民同心协力、顽强奋斗,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经济增长4.9%,累计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4、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样说过。
历次灾害过后,除了不断提升抢险救灾能力,我国防灾减灾、社会治理能力都在持续实现巨大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方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这里是震中区域的唐山市古冶区卑家店镇前巍峰山村。经过两轮摸排,我们没有发现房屋开裂,也没有群众被困情况,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情况一切正常,群众生活秩序正常。”2020年7月12日,1976年唐山地震余震在古冶区发生。随后不久,消防救援人员一席话,让所有人放下心来。迅速反应、迅速部署,震后第一时间,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调派人员赶赴震中,支队重型、轻型地震救援队迅速集结。震后迅速应对,彰显出唐山高效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自2009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此之后,四川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应急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救灾相结合,推动实施了425个防灾减灾项目。
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近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级努力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应急指挥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相关专家表示,1976年唐山地震花费数天时间才能确定震中位置,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才知道震中位置和震级。而近3年间,我国的地震自动速报平均用时从2017年的5分钟提升至2019年的2分钟,自动速报精度相比2018年也提高了22%,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地震局先后编制5代全国地震区划图,为工程建设划定地震安全底线。同时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成地震安全农居2400余万户,在全国的覆盖率超过10%,惠及人口6800多万;近3.5亿平方米、14万所中小学校舍得到抗震加固。在多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实现5级地震“零伤亡”、6级地震“零死亡”。
2018年,应急管理部挂牌后,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从火灾消防向全灾种应急救援转变,从区域性作战向跨区域、跨国应急救援转变,从灾后救援向防范救援救灾全过程参与转变。组建27支地震(地质)、山岳、水域、空勤等专业救援队和7支国际救援专业队伍,加快建设航空救援力量。先后整合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从改革初期各种职能和力量的“板块整合”,逐步走向了“有机融合”。两年多来,先后有效应对了超强台风“玛莉亚”和“山竹”、内蒙古汗马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山东寿光洪涝灾害、山西乡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得益于我国综合科技能力的提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的拓展,科技助力防灾减灾的成果有目共睹。在海洋灾害预警领域,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包括海洋卫星、地面海洋环境监测站、雷达、移动观测平台、海啸地震台等在内的“海天一体”检测手段,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保持世界领先。科技进步织密了防灾减灾“安全网”,筑牢了人民生命财产“防护墙”。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大考”,我国的治理体系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统一决策部署,能够在短期内紧急调配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展望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报记者 陈元秋 陈慧娟 耿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