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时值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六周年,又恰逢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作为电影学院老校友,一名多年从事电影创作的文艺工作者,重温总书记讲话,倍感亲切,催人奋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下,我们国家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节点,中国电影人的历史担当,就是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镜头聚焦人民,讲好中国故事,热情讴歌党和国家的光辉成就,生动书写家国情怀,高扬中国精神,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61年前,我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五年的学习生涯,既为我们打下了追梦的理论基础,更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为自己走进新中国电影摇篮而深感荣幸,在这里跟随电影前辈、艺术大师学习受益匪浅。他们对生活与创作充溢着饱满的热情,从他们身上我感悟到现实主义的创作风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本色。在那火红的年代,老师曾告诫刚入学的电影学子:“梦想成真的路还很远,从事电影的人,品德很重要。先贤讲‘德才兼备’为什么把‘德’放在‘才’的前面,因为德比才更重要。人如果‘缺德’,再有才也不能‘成器’,更成不了人民艺术家。”先生谆谆教导,让我铭刻在心。
我从美术助理步入导演行列,并成为长影总导演,是党用胶片培育了我。回首几十年的艺术实践,我深刻体悟到选择的重要性。在时代的节拍里将镜头聚焦人民,在银幕上书写民族沧桑与国家辉煌,这是文艺工作者应有的前进方向。只要方向对了,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经过努力追梦,目标一定能实现。当年我与夫人肖桂云执导反映淮海战役的电影《佩剑将军》,深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成功是来之不易的,所以特别渴望拍一部表现新中国成立的史诗大片。积累了八年,我们终于迎来拍摄《开国大典》的机遇。筹备时间极短,要涵盖新中国成立前一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战争场面,138位历史人物要形神兼备,又要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表现的关系,谈何容易?许多人为我们捏把汗。同志们的关心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始终保持着创作的亢奋与自信。最终,创作难点成了启迪我们创新突破的灵感,带我们找到了打开这次艰难创作之门的钥匙——以“纪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再现“开国大典”。这部历经艰辛完成的电影成了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经典,三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指南。我们在电影产业不断繁荣发展中不能迷失方向,不能被市场绑架,更不能一味地追求话题度和点击量,要始终把握文艺创作的根基和生命力。电影人在追梦创作中既要有自我表达,更要把家国情怀放在创作首位,心中要有国家意识。继《开国大典》后,我又创作拍摄了电影《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金戈铁马》《旭日惊雷》《世纪之梦》《红盖头》《星海》等,拍摄了电视剧《明月出天山》《苍天圣土》《抗美援朝》等,还执导了两台由当地600位农民演出的大型实景剧《井冈山》和《太行山》。目前,正在筹备反映电影前辈在战火硝烟中为新中国电影创业的故事《东方欲晓》。
电影人的第一要务是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好作品。七十年来,从电影学院走出一代又一代电影学子,拍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之作,撑起了中国电影的脊梁。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高兴地看到年轻的学友在海内外摘金夺银,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为祖国争了光。新时代在呼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希望更多怀揣电影梦想的人能实现自我价值,做名副其实坚守家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的文艺工作者。
(作者:李前宽,系国家一级导演,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