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一番清新传心花

    ——读《丝路家书》

    作者:柏峰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7日 09版)

    《丝路家书》 章学锋 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读书者说】  

        章学锋的《丝路家书》是写给少年儿童读者的一部介绍我国丝路上27处世界遗产的好书。之所以说这部书好,一是他所介绍的这些世界遗产,来龙去脉清楚,历史渊源挖掘得深刻;二是以故事为载体,文字浅显有趣;三是介绍的数据和现状描写准确,富于知识性。

        自从汉代张骞的“凿空”之举,我国通往西域以及西亚及世界各国的商贸之路由此开辟,内地的“丝绸”和“瓷器”通过这条道路蔓延至世界各地,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地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交流——这是了不起的中西交通大创举。说是大创举,是因为“丝路”的开通,前无古人,从此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长达2000多年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互相理解和融入整个世界的经济外循环。就文化而言,也是沿着这条“丝路”输出和输入,进一步加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比如,粟特文化,就是沿着“丝路”进入我国,俄国著名学者鲍里斯·艾里克·马尔沙克的《粟特银器》指出,粟特文化对我国唐代艺术特别是银器的造型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内在的联系——佛教在印度南部诞生之后,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大致是随着“丝路”在东汉后期进入我国,无论是法显和尚也好,还是鸠摩罗什也好,甚或玄奘大师,几乎都是踏着这条道路,发扬光大了佛教文化,而中转的文化重镇,是章学锋书中提到的高昌、葱岭、楼兰、龟兹、于阗、鄯善等地。

        这些历史古城,有的虽然早就湮灭在黄沙之中,但是,其遗留的遗址却散发着永久的文化艺术幽光。现在,章学锋采用“串糖葫芦”的方法,把这些历史遗迹运用自己朴实而准确的笔触描绘出来,发掘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呈现在少年儿童读者面前,是很见其学识与写作水平的。

        该书第二个特点是没有学究气,而是以故事为载体,来讲述“丝路”上的文化遗产,笔触轻松优美而有趣。这些从书里的小标题就能反映出来,例如“走出自家的门天真大”“唐朝的风从楼下穿过”“人比城走得更远”“于阗的国王是穿皮鞋来的吗”“天山是骏马的高速路”等,这些风趣而鲜活生动的带有设问的话语,让少年儿童产生揭开蕴含在文章里面的“奥秘”的阅读冲动,一环连着一环,把他们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陌生世界,同时,把“丝路”在国内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遗址,完整无误地介绍给读者,让他们学有所得,得到获取历史知识的无穷乐趣。

        这里强调的“完整无误”,其一,是作者对“丝路”上著名世界遗产的准确的地理知识介绍,其二是对这些著名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准确介绍,比如,在“大雁塔为什么不长草”这章中,他说,大雁塔每年都要进行三四次人工除草,因为不除草,这些草籽、树籽一遇到雨水,就会生根发芽,很容易胀裂塔身——这话是正确的。有人专门写过科普文章,介绍种子具有极大的力量,文章的结论是“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你看,少年儿童通过阅读本篇文章,既学习了历史文化知识又得到了很好的关于种子的科普知识,还知道了大雁塔之所以不长草的原因。还有,他的“活在唐诗里的玉门关”,开首就引用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由此延伸到唐朝有籍贯可考的诗人有1686人,而这首诗属于“唐诗中珍品的千古绝唱”,接下来再徐徐介绍玉门关,这所城池是“长宽20余米,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小方盘城。具体明确,且又富有诗意。

        “丝路”确实是一条诗的道路,有学者写过《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专门论述了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从长安出发到关陇以及河西之道,一直到西域到草原和唐番古道,都留下了丰富的诗篇,而唐代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其诗歌更是脍炙人口。举世闻名的敦煌就收藏了不少的诗歌原稿,这对重新认识和领悟唐诗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章学锋以后修订这部《丝路家书》时,不妨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这样会显得书的内容更为博厚和内涵深远。

        章学锋长期致力于少年儿童方面的写作。工作之余,采用多种方式,和少年儿童交朋友,培养了不少少年儿童记者。近几年,章学锋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等工作,很是熟悉当代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经过精心的思考和积累了大量真实的关于“丝路”方面的素材,才捧出了这部书,可以说,这部书也是章学锋的一个写作飞跃,他选准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愿意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少年儿童文学上,“一番清新传心花”,这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柏峰,系正高级教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