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大学,师生们致力于用电影记录下人们的梦想、祖国的发展进步,用青春梦书写中国梦。这就是北京电影学院,今天,他们迎来了70岁生日。
如果你问一名电影学院的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争做人民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生、著名导演李前宽这样说:“北京电影学院始终有一条长长的红线贯彻传承着,就是人民情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在胶片上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他们记录了人民的梦想,今天,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出发启程的。
向人民学习,用红色血脉铸就艺术的摇篮
穿过70年的光影路,先回望历史。
1950年9月14日,在北京西四石老娘胡同四号院内,38名学生在这里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面积不大,学生人数不多,但场面极为隆重,电影局、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及著名编导等都齐聚于此,这就是在新中国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新中国电影人才培养在西四石老娘胡同正式拉开序幕。
“北京电影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建设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殷切期盼下成立的,但其精神传统和步履足迹却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陈山介绍。那时候,袁牧之、陈波儿、吴印咸、钟敬之等一批左翼运动的电影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拍摄出《桃李劫》《马路天使》《风云儿女》等优秀作品。之后,他们奔赴延安,成立延安电影团,建立鲁迅艺术学院,使那里成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延安的电影人奔赴东北,接手“满映”,创业兴山。正是这些从人民中来的电影艺术家在不断向人民学习的过程中,坚守艺术追求,扛着摄像机穿梭于街巷、战场、军营,留下无数珍贵的影像资料。
表演艺术研究所成立伊始,校长陈波儿提出了“首先做个革命家,然后做个艺术家”的办学思路,之后全国院校院系调整,电影、电化、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共同汇入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洪流。历经校名校址的数次变迁后,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成为一所专业齐全的本科专业院校,办学逐步规范化。从此,北京电影学院成为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师生同心,电影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为人民服务,用优秀人才和精品力作回馈社会
1977年,经历了沉浮飘摇之后的北京电影学院被国务院批准恢复建制。然而,电影教育如何重新整饬,创作观念如何跟上世界步伐,成为重建后的电影学院的巨大课题。
此时,表演系教师专门排练了大型话剧《最后一幕》以重振威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马精武在《最后一幕》中扮演了男主角,他回忆,“这戏演了200多场,当时邓颖超看了这部戏给我们写了一封信,后来我们到处宣传北京电影学院没散,我们还要继续招生,所以当时成立了一个招生委员会”。当时,招生广告一出,全国报名超过1万人,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5个系原本招收120人,因考生太多,最后增至153人,但仍然保持小班授课,精英教学的传统。
恢复重建,一切都充满未知和挑战,更要有面向世界的勇气与眼界。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老师们自己翻译书籍和影片,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观片量,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摸索着加强电影本体教学的同时,也多方面拓展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校友陈凯歌回忆,“我们那时候的同学一天要念一本书,所以4年下来,早已读了上千本书”。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校友尹力回忆,“那会儿不论是图书馆还是教室,都是彻夜通明”。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动画电影也在崭露头角。北京电影学院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专业领域建设,第一次开设了动画专业,文学系、管理系也都顺应电影发展要求,以更系统完善的方式建立起来。此时,北京电影学院不仅成了实践教学的重镇,也是电影理论的前沿阵地。继学术委员会恢复后,学院创办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理论研究室也建立了起来,并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一系列关于电影观念、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民族化道路的大讨论由此展开:中国电影是否应该丢掉戏剧的拐杖?如何实现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这些探讨不仅让电影学院站在了学术前沿,更点燃了“第四代”、启发了“第五代”,为创作实践带来了直接且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北京电影学院还创造多种条件鼓励引导教师寓艺术观教育于专业和实践教学之中,从《邻居》《沙鸥》到《搬迁》《塬上》,教师的艺术创作关注现实、注重艺术品质,这种创作思想反哺教学,让主流声音、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校友文牧野、韩家女、宁浩、周一围等的作品《我不是药神》获得了广泛关注。谈到影片的创作,编剧韩家女说:“电影是属于大众的艺术,不要沉浸在个人狭隘的世界里,要拍出有情怀、有温度、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长期以来贯穿于教育教学、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始终的艺术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争做人民艺术家,用青春梦浇筑中国梦
文牧野还记得,在电影学院读研的时候,导师田壮壮曾问他一个问题:“你喜欢拍电影,还是喜欢电影为你带来的荣誉?”他坦言,这问题如同“初心之问”,让他时刻清醒,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今天,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的他再回答这个问题:“我搞清楚了,我喜欢拍电影的过程,无论结果的好坏,我愿意好好讲一个故事。”
70年过去了,一代代“讲故事的人”从这里成长、出发。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历程,他们奉献出一部部好作品,观众们沉浸其中,哭了、笑了,在光影交织的过程中,他们记录时代的最强音。
表演学院教师崔建宇这样总结:“观众是谁?观众就是人民。你要时时刻刻有这种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到人民中去,倾听人民的声音。只有人民承认你,你才是成功的艺术工作者。”
穿过70年时光,再回望当年,他们如何成长?“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问题。作为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电影专业院校,我们传承了深厚的红色基因,积淀了‘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形成了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电影人才。”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说。
据了解,北京电影学院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双指引的思路,实施了“八项工程”,完善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理想到底线,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实施了“四项计划”,贯通教师从入职到荣退,严守立德树人职责使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70年过去了,我国的电影事业正焕发勃勃生机。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办学传统,不忘电影报国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学院不懈奋斗,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是中国电影教育者对“初心之问”的坚定回答。
(更多报道见6版)
(本报记者 姚晓丹 牛梦笛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