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秋天的山城层林尽染旖旎多彩,随手拍都是美景。以前,镜头里的家乡那是成排的烟囱和直排向天的滚滚浓烟,要想拍一幅翱翔蓝天的飞鸟照片,全凭运气。”10月9日,太子河畔正拍摄秋景的辽宁本溪摄影发烧友杨志国一直举着相机不断变换角度,他边拍照边感慨地告诉记者,绿水青山的美丽家乡看不够也拍不够。
曾经的本溪是老工业基地的代表,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带来高污染、高能耗,130多家重点厂矿80%以上集中在城市中心区,600多根大烟囱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近年来,辽宁本溪不断巩固“生态立市”的主导地位,以绿色产业、生态经济为新支点,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有机融合,全面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山城、美丽本溪”。山城本溪终于从一座“看不见的城市”成为一座人们“看不够的城市”。
正在太子河附近垂钓的刘秀军掀开水桶给记者展示今天的收获,他笑着跟记者说,看看这鱼个头都不小。太子河没治理之前,谁要是路过这里,隔着二里地就捂着鼻子呛跑了,更别说钓鱼。现在水美鱼肥,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也来太子河玩耍。
为了让这座城市的水更清,城更美,近年来本溪加强环境监管、开展流域综合整治,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水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太子河上,6座景观蓄水工程、市区20公里的汇水河段,形成5平方公里景观水面。
人间最美九月天,赏秋赏景正当时。本溪森林覆盖率达76.31%,枫树分布广、种类多,“中国枫叶之都”每年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本溪旅游迎来强劲复苏,重点监测的37家景区(点)共接待游客77.39万人次,同比恢复79%,旅游收入5482.97万元,同比恢复75.2%。关门山、老边沟、枫林谷等景区成为观枫赏景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解放村、韩家村、和平村、湾湾川、胡堡村、老漫子村因生态优势逐步发展为乡村旅游的领头羊。
“秀美的风景是我们致富的资源。”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向阳乡和平村村委会主任刘百红指着山上的树林向记者介绍,以前我们这是贫困村,年轻人留不下,现在我们“卖风景、卖氧气”,周边村民每家每户年收入都达到6万元左右,全部实现脱贫致富。在这里,我们既有绿水青山,也有冰天雪地,山、水、林、泉、洞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还要努力,力争成为东北全域全时旅游典型代表。
生态立市的探索和实践,让本溪市实现了华丽转身。现在,本溪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辽东生态屏障、“辽宁水塔”,获得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首批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
(本报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