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指出,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笔者认为,该政策非常必要和及时。
心肺复苏是施救者通过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腹部提压等方法,挤压心脏和肺部,迫使心脏和肺有节奏地运动,使之恢复自主循环与呼吸的起死回生之术。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80%发生在院外;在心脏刚刚骤停的4-6分钟内,如果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约有50%的患者可以获救。因此,将心肺复苏纳入青少年应急救护教育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学者从心脏骤停全生命周期考量,将关口前移,坚持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将心脏骤停解决在萌芽状态,防范心脏骤停的发生,探索走出一条心脏猝死防治救普及心肺复苏教育的特色之路。笔者认为,这些探索可作为我国心肺复苏科普教育的重要参考。
一是上防“未心”,即在心脏骤停发生之前,预防心脏骤停高危因素。主要是在未发生心脏骤停的阶段,针对心脏骤停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性防控,包括原发心脏骤停因素预防、继发心脏骤停因素预防、诱发继发心脏骤停因素预防。对于有基础疾病、心源性猝死家族史、既往有心脏骤停发作史等患者,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恶劣生活条件,营造健康生活氛围。《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将心脏骤停的关口前移,提出心脏骤停前期“预防、预识、预警”的“三预”方针,在高危因素环节进行重点发力,以“预”字为纲,变被动抢救为主动前伸防控,力求预防厚命、预识知命、预警保命。
二是中治“欲心”,即在心脏骤停即将发生时,医治心脏骤停高危病症。主要是在将要发生心脏骤停的阶段,针对高危病症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原发心脏骤停病症医治、继发心脏骤停病症医治、诱发心脏骤停病症医治。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意义重大。除了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也会引起心脏骤停,如先天性冠脉异常、马凡综合征、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肌炎、心脏瓣膜损害、原发性心电生理紊乱、遗传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心震荡等。对这些患者也应该积极采取治疗性措施,普及治疗理念,改善生活方式,能更好地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三是下救“已心”,即在心脏骤停已发生后,抢救心脏骤停的高危类型。主要是在已发生心脏骤停的阶段,针对心脏骤停的高危类型进行综合性抢救,包括原发心脏骤停类型抢救、继发心脏骤停类型抢救、诱发心脏骤停类型抢救。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就明确提出了对于心脏骤停的救治,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病而为”的“三化”即“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方法。突出救治中期以“化”字为主,使CPR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心搏骤停患者和CPR 技术的共性标准及个性特点,辨证施救与科学化解,力求标准化救命、多元化蕴命、个体化和命。
(作者:王立祥,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