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智慧大脑”破解城区治理难题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徐汐颜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1日 03版)

        “方兴湖隧道右转进包河大道辅路下穿有双向积水,请指挥中心联系市政处置。”3分钟后,市政工作人员赶到并对积水进行处理。

        在今年汛期,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每天110名综管队员分布在辖区13处易涝位置进行定点定岗,依托大共治智慧平台线上指挥,高效化、闭环化、全面化保障汛期安全。

        今年1至8月份,大共治信息平台共受理工单253725件,接听热线21008件,办结249329件,办结率为98%。

        “一直以来,环卫设施欠缺、交通管理混乱、占道经营突出、公共设施破损等一系列不起眼的小事考验着我们的管理智慧。通过大数据,迅速知晓社区点滴,及时了解居民的烦心事、窝心事、操心事并迅速回应处理;平台汇集的海量信息会形成数据的集聚效应,让政府了解社区居民的所期所盼,有助于政府对民生问题作出更加精准的回应,用城市数据科学解决城市问题。”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杨永伦说。

        近日,记者走进包河区,探寻如何依托“智慧大脑”进行“云指挥”,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大共治”基层治理体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平台融合构建“最强大脑”

        “10多年时间,包河区城市人口猛增3倍,达到140多万。”杨永伦介绍,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居民小区522个,城市治理压力不断加大。

        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用传统的办法和思路已难以为继。去年4月,包河区大共治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系统整合业务流、工作流、信息流,以区级平台为中心,街镇平台为枢纽,居村工作站、网格员手持PDA、微信公众号等为基点,建立全区一体化信息平台。

        记者走进该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接线大厅,硕大的屏幕不时更新着收集到的数据。杨永伦告诉记者,这一平台已经成为全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工作的“中枢”和“大脑”。该系统对区域内1248公里的实景影像数据、130平方公里的城市管理部件数据、5500多个地理编码以及4099条重点人口信息进行采集并录入建成基础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集成、实时监测、闭环处置、智慧协同和多元应用五大功能。

        “平台不仅分类整合了各类热线平台,还打通了‘12345’‘12319’热线两个市级系统的数据端口,汇集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全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杨永伦说。如今,依托平台大数据,全区各级城市管理主体的履职情况一目了然。

    统一受理实现“应管尽管”

        此前,城市治理普遍存在的管理层级多、行政力量条块分割、社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使得一些涉及群众生活的“大城小事”久拖不决。

        “如今,‘智慧大脑’让‘条上管得着看不见、块上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迎刃而解。”杨永伦介绍。在这个运行体系下,区域内每一个网格员发现的问题都会统一反馈至区网格化服务中心,由中心实行一口受理、统一派单、跟踪问效;居村工作站在受理平台派单的同时,负责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市场化管养企业等力量,高效实施前端自治解决处理问题。同时将涉及安全隐患、明显影响城市环境、群众关注的焦点等问题也纳入基层管理服务清单,共计11大类118小类,明确每类问题在不同环节的责任主体、处置流程、处理时限、结案标准,解决了权责不清、标准不一的问题,为业务单件“派遣得准、指挥得动”提供依据。

        “打个比方,某街道一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辖区里存在机动车乱停放、建筑垃圾堆放问题,他可以通过手持PDA将问题上报到区网格化服务中心,中心平台会将这些问题一一派单给区直相关职能部门,违停车辆交由交警部门清理,建筑垃圾由街道环卫清运。中心会对受理的案件进行跟踪问效。”杨永伦说。

        值得一提的是,包河区创新执法联动机制,在芜湖路街道、包公街道和滨湖世纪社区等试点建立“4+X”综合执法队伍。“4”是指城管、市场监管、公安、交警四类执法人员,“X”指其他部门人员。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爱俊介绍说:“‘4+X’模式可以发挥属地管理主导作用,便于统一组织、集中行动、分类执法,能够解决居民反复投诉难以处置的问题,弥补民警在物业管理、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上的短板。”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大数据为他们提供一张‘保护网’。”杨永伦说,该区将高龄老人、城乡特困人员、孤儿等9类重点服务人群纳入网格走访对象,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一个网格兜到底”。

        今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公布,合肥市包河区推行“大共治”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成为优秀案例之一。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徐汐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