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石是中国现代山水画名家,誉满华夏。在漫长的琢艺过程中,他刻苦研习两宋山水,师法自然,最终其个体的觉悟与中国现代时空纠葛融汇,自成一味。白雪石的作品在中国山水画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上至庙堂,下及民众。同时,他一生在不同机构从事中国画的教学工作,自1964年起,白雪石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他勤勉笃定,以身授艺,有后辈称其“画比话多”便是最好的佐证,一如其名,雪之纯粹,石之稳贵。
白雪石出身平凡而不平碌,画作平实而不平淡,为人平稳而不平庸。1915年,白雪石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父亲、母亲以及祖父母都是平头百姓,并没有家族传承的背景和滋养氛围,亦不具备宽绰的物质条件与创作环境。他的艺术迁转之路完全得益于个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源源不竭的热情。白雪石少年时期开始学画完全是兴趣使然,十八九岁时他便开始从事基层美术教育工作。为了观摩故宫的古代精品绘画,他只得节衣缩食积攒门票钱。通过长期反复研习真迹,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得以渐入其骨髓。次子出生之后,白雪石为一家六口之生计,不得不忍痛割爱,廉价出售画作,但生活景况和创作条件方面的窘境并没有阻挡他对于绘画艺术的执着和热爱。白雪石一生从未停止过写生的步履,始终以平实笃定的心态与淡然自若的视角进行艺术创作。他的画作生动而鲜活,呈示生活景象之美,尽现自然山川之美。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白雪石清澈明净的心性以及质朴纯粹的修为。
白雪石是“京派”传统新山水的卓越代表,虽宁愿“藏于深闺人未识”,实则已誉满华夏人共知。他为人谦逊和蔼,低调平易,严谨而不失亲和,儒雅而讲究礼节。正所谓画如其人,他的画作亦自内而外透露着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恬淡气息。他不善交际,不惯言辞,即使声名煊赫之时,他亦从未宣扬自己,而是依然保持着本色,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清醒与自身警醒。德艺双馨的白雪石是教学相长的典范,在长达七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一面悉心授艺,一面提升精进。他对待教学严谨勤勉,方法扎实,课堂模式接地气,身体力行做示范,甚至不吝将自己的画作交给学生们反复传看、观摩、研习,假期时常带领学生们外出写生,并逐一耐心指导,精确到一笔一线。
白雪石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他扎根于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他埋身于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色,创作出大量饱受赞誉的艺术作品。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中,展出了白雪石部分鲜为人知的绘画创作,例如《捡棉花》《牧羊女》……这些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白雪石响应文艺路线的号召,投身到与山水创作截然不同的领域,转而描绘实际劳动场景和劳动人民。而之后包括《漓江奇峰》《漓江春色》《烟雨漓江》在内的“桂林山水”系列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形象。白雪石始终立足于现实主义视角,他既擅花鸟,又长于人物,并以山水著称。他对于自然景致的描绘明晰而纯净,运笔凝练而沉稳,对于实际劳动场景以及人民大众的描绘更是细腻而真挚,这一方面体现出白雪石超然的艺术才华,一方面呈示出其高贵的人格。
本次展览共展出白雪石的绘画作品137件,另有绘画草图若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以生涩老辣之笔》《长城脚下幸福渠》《烟雨漓江》《蓖麻丰收》以及《拒马河深秋》等。这些展品为我们呈现出白雪石艺术生涯的卓绝风采与非凡造诣,而诸多习作又使我们得以窥探其艺术历程的觉悟脉络。他在题材上涉猎之广也属中国画坛之罕见,从早期的花鸟,到观念转变过程中的人物,再到年逾花甲之后广为人知的“桂林山水”系列。通过这些题材多样的画作,我们得以体察这位先辈深厚而高妙的中国画造型底蕴。
白雪石一生的艺术作品数量惊人,前半生的创作反映出一位职业艺术家的本色与使命,后半生的创作则体现出其朴雅笃定的情怀与品性。在他的笔下,峦嶂云开,青峰浮水,自然景致在他的心中生成开阔而纯实的心象。白雪石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人民,唯有这样情深义重的挚爱,才会生发出如此动人心神的表达。
(作者:苏丹,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