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2日 星期五

    《蓝军出击》:在转型的阵痛中迎接新生

    作者:乔辉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2日 08版)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以“日新月异”形容毫不为过。变革的不仅是形式,更是理念。不换脑必被时代淘汰,这种思维在电视连续剧《蓝军出击》中演绎得尤为深刻。

        由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荣誉出品的43集电视连续剧《蓝军出击》,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时代背景,深刻揭示人民军队在转型中的阵痛和在阵痛中迎接新生的宏大主题。这也是军改启动后,第一部反映军队变革的影视作品。

        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的人民军队如何保持“虎狼之师”的战斗力?对此,我军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从分队对抗演习到红蓝军对抗,从红军必胜、蓝军必败到专业化蓝军、磨刀石部队应运而生,特别是驻守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某蓝军旅,轮番接受红军挑战胜绩无数,使得“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在全军不胫而走,也将专业化蓝军建设推入人们视线。

        军事题材影视剧中不乏蓝军题材作品,《蓝军出击》何以能“突出重围”?紧紧扣住军队改革的时代主题,直击军事斗争准备要害,回应社会关注,是作品独特之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蓝军出击》成功地塑造了转型之中的人民军队,回答了社会关切。战区陆军新成立的专业化蓝军部队“山豹旅”,以不走寻常路的方式一次次“破坏”演习规矩,以红军“不齿”的手段一次次挫败红军,惹得众怒,被红军主官向上级告状,就连当初支持蓝军旅成立的主要领导也出现了思想动摇。剧中,许多人质疑和瞧不起“山豹旅”的“不懂规矩”,恰恰暴露了军改之初还有很多干部转身不转心、换装不换脑,理念跟不上强军需要。红蓝对抗不一定发生在训练基地里,战争也必然不会在规定的时间里等待做好准备的军队。《蓝军出击》真实而迫切地直面这些问题,发人深省。

        充满新时代军事训练气息的宏大场景和节奏紧凑的叙事方式,是作品的又一亮点。《蓝军出击》拍摄于东部战区陆军组建之初,东部战区陆军给予了鼎力支持,剧中陆海空武器装备使用和军队调动、国防动员场面宏阔、立体震撼,视觉冲击力强,给观众以军事大片的追剧享受。《蓝军出击》剧情流畅,开篇即进入“决战2017”对抗演习中,让新组建部队的踌躇满志和老牌劲旅的老大做派形成鲜明对比,让专业化蓝军代表的先进作战样式手段和一些作战部队的思维固守僵化形成强烈反差。全剧打仗气息浓郁,没有花前月下、谈情说爱,集中镜头展示当代军人的理想信念,热情讴歌以沈军、韩鹏、王可争等人为代表的我军各级指战员忠诚于党、勇挑重担、真打实备的精神风貌,是一部具有强烈时代性、聚焦强军实践的现实题材军事作品。

        展现人性,回归真实,以改革参与者、奉献者的胸襟气概塑造转型中的人民军队,传递亲历者最真实的感受。《蓝军出击》并没有因是军事题材主旋律作品,就将人物塑造得高大全、不可亲近,而是充分展现人性,通过矛盾冲突、任务锤炼、经受挫折,让人物成长起来。剧中808旅旅长王可争因是井冈山红军部队传人而以“老大自居”的不可一世,909旅旅长褚战刚怕打败仗影响仕途的官本位思想,“山豹旅”女政委佟菲想生二胎的个人诉求,大学生士兵霍得禁不起诱惑屡次犯错的成长波折等,都将军人军装之下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认识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从而给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在重大任务中锤炼成长的空间,也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心理距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蓝军出击》是演员侯勇作为军人参演的最后一部作品,还有许许多多幕后人员都在《蓝军出击》拍摄过程中脱下了军装。他们是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奉献者,他们以特殊的情怀记录了包含个人复杂心情的《蓝军出击》,对转型中的人民军队寄予了期待和祝福。

        成长的道路从来充满坎坷,转型是阵痛,但阵痛过后必将迎来全新的面貌。从《蓝军出击》中我们可窥一斑,改革必胜,强军必胜。

        (作者:乔辉,系原南京军区政治部人民前线报社主任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