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冲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必然选择,扩大消费是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期间,各地政府出台各类提振消费的刺激政策,发放消费券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笔者根据消费券发放地区、目的、原则、类型等关键词设计类目表,利用爬虫软件获取3月至9月中旬九万余条网络及社交媒体信息,经过查重、数据清洗,以日点击量超过1000为标准,筛选确定样本信息2100条,据此对各省消费券发放路径、民众评价、发放成效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如何科学发放消费券、以全方位措施切实扩大消费提出对策建议。
疫情防控背景下,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效果显著
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形成现实购买力。自3月27日杭州发出第一批消费券开始,截至8月,全国各地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00亿元,消费券的杠杆效应不断提升,平均1元钱消费券能够撬动10元钱以上的消费量。近来,各地积极抓住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契机,加大消费券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人气、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补。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将投入资金1200万元发放消费券,有效使用期涵盖“十一”黄金周。
社会资本参与,有效刺激了直接消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家线上线下龙头企业响应,形成了“政府补一点、平台贴一点、企业让一点”的多方参与格局。例如,京东联合众多品牌在上海首发1亿元京东消费券;苏宁联合百余家电、家装品牌共同启动“家电家装节”,共计发放5亿元消费券;9月3日,支付宝开始推出“周末消费券”,据称总金额将达4亿元。
精准投放,开拓农村消费和大宗消费。不少地方瞄准农村消费及汽车消费等领域,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动释放农村市场活力及大宗商品消费潜力。例如,广东针对农村市场加大供给和让利,以财政补贴政策激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广东佛山市率先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对每辆新购置车辆给予2000元至5000元的资金补助;河北石家庄市发放汽车消费券2000万元,刺激汽车消费。
公众对消费券态度呈现多元特征
从信息获取看,“两微一端”及“社会关系”是多数地区公众获知消费券政策的主要渠道。多数网友通过新媒体网络渠道了解消费券政策,还有部分人通过人际关系得知,由传统媒体获知消费券政策占比较低。
从关注内容看,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分别占总关注量的83%和68%。对消费券申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消费券发放时间,占相关条目数量的51%;在消费券使用方面,网友对使用规则、消费范围、消费券面额等表现出较大关注,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购物等服务业行业。
从发放原则看,消费券的普惠性原则受关注度最高。将消费券发放原则分为普惠、效率与公平、精准投放三大类,对消费券政策的普惠性原则讨论和报道最多,占总关注量的54.68%;其他两类关注量相差无几,其中精准投放占22.17%,效率与公平占23.15%。这一数据表明,相较于消费券效率、公平以及投放精确度,民众对多数人能否在消费券政策中受益更为关心。
从使用反馈看,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公众的消费欲望,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公众意见中,受关注最高的是消费券使用限制问题,普遍认为限制过多、使用规则过于复杂。同时,消费券数量太少、强行消费、变相加价等问题也备受关注。由此,公众对完善消费制度提出很高期待,呼吁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发力等方式,共同完善消费制度、优化消费环境。
以消费券为撬点,提升刺激政策精准度
消费券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体现为短期效应,如何用好这一举措,进而激发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长期效应,需要多方发力、体系化设计。
打好“政府政策+企业自救”组合拳。拉动消费最重要的举措在于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恢复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十四五”时期,应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辐射带动力强的政策措施,解除人们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释放出更大购买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消费“云”场景。应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服务、智慧出行、智慧娱乐、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消费、智慧治理等重点领域场景应用和垂直行业应用。分类整理发布“城市消费机会清单”,以“超级云”助推上述应用与城乡社区非接触型消费新场景终端衔接互动,为消费终端场景精准匹配各类商品与服务。如大型商场与品牌厂商联手进军社群营销商贸领域,开展线上线下销售,使“云消费”成为人们的购物新习惯。
消费券应“精密设计”“精准投放”。消费券短期带动作用明显,其投放集中于疫情中受冲击最大的餐饮、健身、文旅等部门。中长期来看,为适度延长消费链条或放大消费效能,消费券使用应尽量选择非耐用型、替代性较低领域的消费品。积极引导餐饮机构、旅游企业与商贸、文体等行业跨界合作,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能。实际操作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平衡精准与普惠。避免职业“薅羊毛”、刷单等违反市场秩序的行为发生,保证发券用券中公平、透明、可回溯,提高风控管理水平。
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加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质量。一些消费券设定的使用限制,易于产生变相加价、恶性竞争、企业垄断、资源浪费、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各地政府须对消费券使用商家加强管理,确保在市场监管部门监督下合规经营。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强化安全生产,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畅通投诉渠道,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作者:包海波、潘家栋,均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