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星期日

    左权民歌

    黄土地上“长”出的旋律

    作者:本报记者 杨珏 本报通讯员 范亚笑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10版)

        人民群众在左权将军广场载歌载舞 杨洋摄

        2020年左权民歌汇永久场馆比赛现场 杨洋摄

        2020年左权民歌汇比赛瞬间杨洋摄

        一曲曲悠扬动听的山西左权民歌飘荡在太行山间,传向远方。

        飘荡的民歌已经传唱了1000多年,一曲曲《开花调》,唱碎了多少痴情人的心;一段段小花戏,舞出了多少人间苦辣酸甜!老人们说,这些歌是从黄土地上长出来的……

        寻着歌声,不知不觉来到了宋代。据明《江州志》载,宋、元以来,辽县人有了“闹元宵”“闹社火”“闹红火”的风俗。其中的“文社火队”就是小花戏的前身,那时的小花戏唱曲便是民歌。

        辽县即今天的左权。从辽县到左权,太行山深处传出的歌声从未中断,越唱越动听,越唱越有味道。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呔……”在晋中市左权县城沙河公园,有一块专门的“民歌角”,每天下午,都会有一群喜欢唱民歌的人在这里引吭高歌。

        在这里,人人会唱民歌,更爱唱民歌。12岁开始学习民歌,从事民歌演唱工作54年的曹彦明说:“我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歌声中长大,我的儿孙们又是听着我的民歌声长大的。”每到晚上,在左权的各个公园,都会有三五成群唱民歌的群众,只要喜欢唱,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亮嗓子。

        2008年9月起,左权县首开全国先河,将左权民歌、小花戏纳入该县义务教育课程。一本《左权民歌小花戏》校本教材和8套学习光盘,成为当地学生学习民歌的生动教材,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唱民歌,还将课本拿回家中,和家长一起唱民歌。从学校到家庭,再到全社会,人人学民歌、唱民歌的氛围日渐浓郁。

        “保护和传承民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青少年喜欢左权民歌,把左权民歌一代一代传唱下去。”原本通俗唱法出身的音乐老师常新,如今投身于左权民歌的研究中,并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唱左权民歌开花调。越来越多的“小传承人”开始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宣传自己的文化。

        2019年,是改写左权民歌历史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左权民歌汇·2019年国际民歌赛”成功举办,把这片黄土地上长出的原生态歌舞向全世界尽情展示。

        黄土地孕育出的歌舞魅力巨大,迅速开花结果。今年,第二届左权民歌汇的举办,吸引了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共3266名选手报名参赛,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左权民歌已经唱响全国,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山西省对外交流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动听的民歌与秀美的山水是左权人的两大骄傲。民歌汇的举办,不仅带火了左权民歌汇的舞台和品牌,还直接带动左权文旅产业的双向开发。民宿客栈,也成了乡村振兴、群众脱贫致富的优质资源。

        麻田镇泽城村62岁的康世文和妻子正忙着整理自家的民宿,民歌汇的举办给他们带来了一大批游客,“真没想到,自家空闲的房子变成民宿后还能赚钱。前几天刚收入了几百块钱,一年下来会给家里增加不少收入”。

        2019年第一届民歌汇之后,左权县先后接待游客529.83万人次,增长20.8%,旅游收入44.53亿元,增长19.9%,带动1.1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旅游产业增长与贫困人口增收“双赢”。

        有人说,“世界民歌看中国,中国民歌看山西,山西民歌看左权”。如今的左权,满眼青翠郁葱,处处充满生机,幸福生活踏歌而来。

        (本报记者 杨珏 本报通讯员 范亚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