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星期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团队:

    让世界看到中国硬核创新力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07版)

        航天五院研制人员在西昌发射中心对发射前的北斗卫星进行测试。资料图片

        航天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有效载荷研制现场。资料图片

        航天五院北斗导航卫星总装团队在进行星上总装操作。资料图片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发

        【解码“新动力人群”】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7月31日10时48分,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从这一刻起,中国星座开始在浩瀚星空中闪亮。

        北斗三号的全面开通,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背后,是几代航天人的追梦接力。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披荆斩棘、不懈奋斗,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让中国在全球导航核心技术领域不再受制于人。

        26年的风雨兼程,其间甘苦几许?况味几何?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五院)北斗团队,听他们讲一讲北斗问天背后的奋斗故事。

        1.千军万马接续奋斗26年

        “你从二环开车来到航天城,手机导航用的就是北斗系统。”在北京西北郊航天城,航天五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高益军与记者一见面就笑着说。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是我们的理念,也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回想起26年来的奋斗历程,高益军激情满怀。

        中国航天人常说,北斗是“五千万”工程,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说,“北斗团队是一个团结如一的集体。”

        在过去的26年间,北斗团队一共发射了59颗卫星,目前除去退役、失效和用于试验的,有45颗卫星正常在轨工作。“这么密集的发射任务中,团队还要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其间克服的艰难险阻难以尽述。”高益军感慨道。

        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航天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总装团队迎来了任务“爆发期”。“我们实现了年均9颗、峰值15颗的卫星批产总装、测试、试验与出厂发射能力。”航天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总工艺师代卫兵说,“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探索应用了脉动式生产线,优化了场地布局、工艺流程、智能装备研制应用、总装生产单元建设。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也像制造汽车一样,走起了流水线。”

        以国为重,是北斗团队的座右铭。“卫星制造不容有一丝闪失。” 航天五院北斗三号卫星复材结构件生产高级技师白银海说,“在我们这里,爱国不是一句话语,而是实际的行动,无悔的付出,细致入微的坚守,精益求精的执着。”

        2.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痛点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北斗团队依然无所畏惧,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奋战数月,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发射任务,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这一科研奇迹的背后,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的体现。”迟军说。

        自主创新,是新时代北斗精神的首要要求,更是北斗三号与生俱来的基因。“受各方因素限制,北斗系统不可能像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实现全球部署地面基站。”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导航与星间链路技术研究所所长蒙艳松说,“研制团队就首创了导航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解决了制约北斗全球组网的瓶颈问题。”

        2009年前后,北斗三号启动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自主可控、服务全球、富有特色、局部领先”的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同时承担了涉及星间链路的全部三个重大专项研发课题。”蒙艳松回忆道,“为了获得更优的星间测量通信性能,我们理论分析仿真结合大量的试验验证,不断调整优化技术参数,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成功实现性能指标从满足要求到逼近理论的跨越。”

        “如今,20颗组网星在轨运行稳定,我们通过打造出一批星上核心系统及产品,创造了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的中国精度、中国质量与中国速度。”蒙艳松说,目前我们还在北斗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论证框架下,积极推进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发、验证与建设,为未来社会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3.自力更生抢占发展制高点

        唯有核心科技在手,方能铸成国之重器。“‘自主创新’在新时代北斗精神中居于首位,北斗系统全面实施自主可控原则,卫星单机产品及元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堪称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高益军说。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迟军说,北斗系统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并跑到领跑,正是因为坚持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拥有其他系统不具备的“独门绝技”,才成为国之重器,屹立全球。

        北斗翱翔星空,服务惠及全球。近年来,北斗与GPS、伽利略、格洛纳斯等全球导航系统先后建立了兼容共识的合作机制。“北斗三号的星光不只照亮中国。”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的90后工程师方凯说,“北斗系统与其他系统间是开放包容的,携手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看到北斗发展得如此顺利,美国方面也主动抛出橄榄枝寻求合作,2019年11月,还在采用二频信号的GPS向北斗提出共享三频信号的合作意愿。“但是,他们同时也在积极推进GPS第三代的研发,用来与意气风发的北斗竞争。”方凯强调。

        悠悠天宇旷,切切报国情。“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其实只是一个起点。北斗四号的论证工作已经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做世界上最好的导航系统。”迟军表示,“北斗三号虽然有些性能指标是全球最佳,但要看到国外导航系统也即将更新到下一代,随时会实现反超。科技竞争时不我待,科技报国尚须加倍努力。”

        (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