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星期五

    我国杂交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制种

    作者:本报记者 龙军 通讯员 王薇薇 盛逸伦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08版)

        本报长沙9月24日电(记者龙军 通讯员王薇薇、盛逸伦)22日,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250亩的水稻育种基地里,30个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品种长势喜人。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的12位院士及20余位国内作物领域专家学者,实地观摩湖南农业大学唐文帮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小粒不育系选育及机械化杂交育种”科研成果。该项目成果通过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与技术集成,实现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制种效益可提高36.3%。

        唐文帮教授主持的“水稻小粒不育系选育及机械化杂交育种”项目主要致力解决目前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落后、效益低、成本高等问题。项目组着力水稻小粒基因挖掘,选育广适性小粒型两用核不育系,并培育适合机械化制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历经10余年,已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卓201S等5个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通过这些不育系,培育出了卓两优141等6个国家审定品种,并实现了大面积推广。数据显示,近3年已累计推广种植超200万亩,种子生产成本节省超150万元,节约用种成本超2亿元,助力农民增收达5.6亿元。

        与现有大面积生产用不育系相比,小粒型不育繁殖系数可提高一倍,并能实现混播混收机械分离的杂交制种全程机械化,大幅降低了杂交稻用种成本。与传统制种方式相比,能提高制种效益36.3%。项目组还针对目前机械化混播制种中父母本种子难分选问题,根据小粒型不育系和大粒恢复系粒厚的差异,发明了筛选装置,实现父母本种子机械化分选,分选成功率100%,目前已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