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
“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2020年3月,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告别绝对贫困,摘帽退出贫困旗县行列。旗文联作家周桂芳高兴地为当地脱贫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京挂职扶贫干部王之帆、挂职医生曲畅等献上草原歌曲,以表达对北京扶贫人士的感激之情。
几年里,周桂芳连续跟踪采访北京挂职四子王旗的扶贫干部和专业人才20多人,与很多扶贫干部成了朋友。她在反映北京内蒙古扶贫协作的报告文学《情暖杜尔伯特草原》中写道:北京的挂职干部团队不仅为北疆草原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更带来了优质的资源;不仅带来了项目资金,更带来了发展机遇;不仅带来了广阔的平台,更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的资料显示,从1996年北京内蒙古对口帮扶以来,从捐款捐物发展到全方位多领域的区域协作,北京市全部16个区对口帮扶内蒙古全部31个贫困旗。北京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实施了上千个扶贫开发项目,大批企业到内蒙古投资,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市场开拓、干部人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给予了内蒙古全方位的支持,强力助推内蒙古脱贫攻坚。内蒙古发挥毗邻北京、资源丰富、空间广阔等优势,抓住机遇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吸纳北京的外溢要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北京也在清洁能源、农副产品、生态环保、安全保障、企业投资回报等方面得到内蒙古有力支持,开创了扶贫协作共赢新格局。
1.夯实产业基础 建立协作共赢利益链
首都到“薯都”之间,“穿梭”着一颗小小的土豆。
走进有“中国薯都”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在位于察右前旗的北京内蒙古合作产业园内,你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工厂旁还有一座“中国马铃薯博物馆”。这就是由北京大兴区赴内蒙古第三批挂职团队引进的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自动薯条加工厂。2015年12月2日,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府签订投资建厂协议,总投资5亿元,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解决400人就业,带动当地农民订单种植土豆5万亩,解决就业400人。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深度贫困人口一度占内蒙古的46.2%。近年来,北京内蒙古对口帮扶的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北京市在乌兰察布投入扶贫协作资金4.3亿元,实施项目177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4.6万人。
稳定脱贫靠产业,利益联结靠产业。走进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新雅宝路商城,大大小小的商铺里,货品琳琅、顾客云集,一派热闹景象,重现了当年北京雅宝路市场的火热场面。新雅宝路商城的落户不仅是乌兰察布市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的一大成果,更是北京企业走向俄罗斯、蒙古等“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市场的重要举措。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中国传媒大学以智力扶贫模式提升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学校组织师生团队深入草原腹地,摄制优美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更多的社会爱心资源进入扶贫地区,建设了文化书屋“星空坊”和创意文化产品“中传创扶”扶贫车间,水果深加工的“季小果”沙果酱等项目。
北京内蒙古共同编制实施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三年规划,推动“合作共识”向“现实成果”转化。两地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将扶贫协作资金的70%以上重点用于产业扶贫。同时,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格局,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仅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贫困旗县投资优惠政策吸引下,就引导太伟控股、祥林瑞达等北京市24家企业到31个贫困旗县投资近2亿元,共新建产业园区12个,扶贫车间49个。
“十二五”以来,双方在农牧业、能源、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了全方位突破。内蒙古共引进北京市合作项目1930多个,京能、京东方、北控、首创等一大批北京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内蒙古,到位资金5600多亿元,北京已成为内蒙古第一大投资来源地。
2.扩大消费扶贫 彰显内循环牵引力
内蒙古绿色产品进京,与一颗西瓜有关。
2020年夏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永合村又沙又甜的西瓜再次在北京热销。“永合西瓜”就是“大兴西瓜的草原版”。
2019年,在《大兴区促进对口帮扶协作的农业政策措施》激励下,6家优质农业企业,以“北京市大兴区合作社+本地合作社+农民”的新扶贫模式,对正镶白旗贫困户展开针对性帮扶。其中,落地星耀镇永合村的两家企业种植西瓜1015亩,带动村民种植1100余亩,使“大兴西瓜”模式成功复制到永合村,永合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专业村。
北京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内蒙古优质的农畜产品找到了变现的机遇。丰台区在扎赉特旗挂职的扎赉特旗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刘建说,自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扎赉特旗借助北京内蒙古扶贫协作机遇,创新提出“1+2+N”农副产品进京销售工作模式,即以举办农副产品推介会为“窗口”,推行企业认购和个人“定制认领”两种购买形式,搭建批发市场、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等多个农副产品进京平台,有效促进绿色农产品进京销售,让来自扎赉特旗的优质农副产品亮相北京,圈粉无数。
2019年7月,北京市第五批赴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牵线搭桥,北京内蒙古合作助力脱贫攻坚暨全国采购联盟绿色食材产销对接会在乌兰察布市举办。50余家北京企业代表参会,16家北京企业现场签约,达成了绿色食材品牌包括马铃薯、蔬菜、乳制品等9大类25个特色产品产销贸易合同,签约金额达7亿元。
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品农”超市中,产自兴安盟科右中旗的大米、亚麻等农副产品颇受首都市民青睐;锡林郭勒盟特产馆、乌兰察布特产馆、苏尼特扶贫馆等39个地方特产馆在京东平台同步上线,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在线上畅行,销售渠道日益通畅。
北京市第五批赴内蒙古挂职干部乌兰察布组组长、乌兰察布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晓博说:“挂职干部团队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京乌扶贫协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精准匹配、深度对接北京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乌兰察布市优质的农畜产品,让乌兰察布市的绿色农畜产品既‘卖得了’又‘卖得好’,让贫困农牧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向北京市场销售7大类491种特色农产品共计52亿元,直接带动90287名贫困人口增收。
3.干部人才传帮带 留下不走工作队
先进技术入内蒙古、人才水平提升,一粒沙子可以见证。
内蒙古的东北部,横卧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科尔沁沙地。通辽市奈曼旗生态砂产业园的工地正建立于此,它由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奈曼旗建设。
该公司拥有“硅砂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公司支柱产业“以砂增油”就是率先在奈曼旗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随着透气防渗砂替代膜衬沙漠水稻的实验成功,公司决定大力投资沙漠农业,并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设百万亩规模的现代高科技沙漠大农业示范区。
奈曼旗沙地面积占全旗面积的62%,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这里硅砂资源储量大、品相高、质量好、易开采,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砂产业入驻,使沙漠变废为宝,实现黄沙变成“黄金”。
一粒沙让人知道了人才和科技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互派干部、带培人才,开拓干部人才队伍视野,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成为北京内蒙古协作的“星火工程”。
在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北京市科委和内蒙古科技厅牵头,构建了合作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在呼和浩特建成了技术转移平台(依托内蒙古科技厅生物技术研究院建立),在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建设了六个“北京内蒙古合作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工作站”,形成“1+6”合作现代农业技术转移扶贫网络。
通过这个平台,北京市科委将先进技术送到内蒙古科技厅,经过分类后再有针对性地分发给各地。六个工作站每年年底都会收集贫困旗县产业化遇到的瓶颈问题。“往上报需求、往下走技术,从而实现先进技术入内蒙古、绿色产品进京。”
启动北京内蒙古人才培训工程,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教育、文化、卫生等十个重点领域实施培训378个班次,培育各类人才2.1万多人。
北京市272所学校与内蒙古346所学校结对帮扶,北京市237家医院结对帮扶内蒙古286家医院。同仁医院眼科专家降丽娟更是坚持帮扶20年,2014年被评为“北京榜样”。
两地始终把党政干部挂职与技术人才互派作为深化两地扶贫协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把优秀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锻造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2018年以来两年间,双方互派挂职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5229人次。北京市还选派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1135人次赴内蒙古贫困地区进行服务。其中,2019年双方推进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北京市选派105人次党政干部、259人次技术人才到内蒙古挂职和服务;内蒙古选派72人次党政干部、465人次技术人才到北京挂职培训学习,为扶贫协作事业培养宝贵的智力资源,打造出不走的工作队。
一次约定,24年笃行;一次携手,24年不松。24年的积淀,两地从物与物、事与事的交流互动升华为人与人、心与心相知相依。如今,两地情深,扶贫协作再续新约定。
2020年8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再一次来到赤峰市。双方确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做到“四不摘”;继续深化拓展协作,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各层级各方面建立形成的良好合作机制的作用,以北京之长补内蒙古之短,以内蒙古之所能服务北京之所需,携手开创全方位、高水平合作新局面,让两地协作不断结出累累硕果,让两地人民在守望相助中越走越亲。
(本报记者 高平 张景华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