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5日 星期二

    湖北大学:校政协同 培养“卓越法政人才”

    作者:卿菁 刘文祥 张小进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5日 10版)

        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深入推进和“新文科”建设的创新发展,如何培养造就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具备法治精神与素养、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治理环境和形势的新时代“卓越法政人才”是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经过多年努力,湖北大学探索出了一条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相适应的、与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校政协同”育人模式。

    校政融合融通:“卓越法政人才”的培养路径

        校政协同是高校与政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的协作联动,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创建于1985年,其时的行政管理专业是全国最早开办的该类专业之一。30多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和地方政府紧密合作,为地方治理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一大批人才已经走上湖北省各级领导岗位,并探索出以校政协同为特色的“卓越法政人才”培养模式。校政协同培养“卓越法政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是人才培养理念的突破。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以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依托校政合作平台,紧密结合实践实训和实验教学要求,聘请湖北省人力资源管理、省市场管理、省委省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省文化旅游部门和区政府及相关街道的管理专家来校做学业实践导师,整合学校、学术资源和政府、社会资源,推进学生能力提升、素质培养和创新教育,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同步提升和高效转换的“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理念。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校政协同人才培养是借助校政合作实现知识专业化、能力开放化、素质多元化的协同人才培养,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是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相辅相成,是全方位促进人才创新品格的养成教育。三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专业选派教师到地方政府挂职和社会兼职,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专业聘请地方政府实务部门的管理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授和第二导师,校政协同培养破除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的困境,促进了“卓越法政人才”治理实践能力、法治精神与素养及应急应变能力的提高。

    多元共建共赢:“卓越法政人才”校政协同的根基

        湖北大学校政协同培养“卓越法政人才”的途径是:高校借助协同平台,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政府依托协同平台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校政协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法政人才”。高校与政府、学生与社会共建、共赢是校政协同的根基,也是“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的基点。

        校政协同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卓越法政人才”的要求。治理实践能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共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湖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通过校政协同,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政府、社会等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办学模式,促进“卓越法政人才”公共治理实践能力的提高。先后与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关区政府及所属的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共建有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多个实践实习基地和“模拟法庭”“社区大课堂”“志愿服务中心”等实践实训平台,借此优化“卓越法政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政府也借助校政协同平台整合智力资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近年来,与地方政府通过校政协同共建“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和“湖北文明城市发展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形成高校与政府的协同效应,聚焦于湖北区域公共治理的前沿问题,在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研究成果多次获得肯定,数位学者出任政府相关部门智库专家,直接为地方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和管理咨询服务。

    “一体两翼四保障”:“卓越法政人才”校政协同的基本模式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并创立了以校政协同培养为纽带,以“一体两翼,四重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的校政协同模式。

        “一体”就是以“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制定“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也要与当前社会治理人才需求相适应。“卓越法政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突出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法治素养、能力和政务管理与服务能力的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治理环境和形势的专门人才。为此,湖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围绕“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目标,建构校政协同培养平台和机制,重置课程结构、教学组织、教育教学方法等,以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素养高、思辨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双高四强”治理人才。

        “两翼”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立足于校政协同培养机制,按照社会治理发展需要,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导向,把专业教学和能力素质培养有机集合,建构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在教学体系设计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周期和频率,通过实习实训、调研实验、田野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实践。构建起“实践教学、校内实训、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需求导向—理论运用—实践训练—论文选题”全阶段教学方式,并将实践教学列入考核学分。二是引入并培养实践型教师。学校在聘请政府部门实践专家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校政协同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挂职、担任顾问,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 “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保障”就是完善校政协同运行机制。为确保校政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康运行,切实达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增强学生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目标,湖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多层级的校政协同培养保障机制。一是整合资源,规范合作流程。“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的校政协同目标是促进高校与政府的深度合作,需要整合地方政府、高校资源,建立起可持续的校政协同培养机制。湖北大学校政协同“卓越法政人才”培养项目以合作协议和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各方职责分明,目标明确,成为推动学生、高校、政府、社会多方共赢的有力保障。二是政策引导,投入保障。以政策引领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高校与政府的深度合作,支持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实训。促进政府引进高校优质智力资源等都需要资金保证,为此,湖北大学设立专项资金,强化校政协同的投入保障;地方政府以项目形式给予资金支持,双方共同投入,保障校政协同培养平台建设,确保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协议有序运行,建立起校政双方互惠共进的发展模式。三是双师联动,协调协同。公共管理专业以培养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卓越法政人才”为目标,建立校政协同的双导师培养制度,专业老师负责学生的理论辅导,政府部门实践导师负责应用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建立定期校政互访交流制度,采取联席会议制、研讨会、科研课题评审会等形式,推进高校和政府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既为政府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四是制度创新,监督保证。建立校政协同领导机构,由高校领导和政府部门领导组成,完善制度建设,形成通畅的校政协同工作网络。完善校政协同工作平台,借助于工作平台实现高校资源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保障校政协同的长期、稳定和有效。建立校政协同评价机制,定期对校政协同进行评估,以有效监督并提升校政协同机制运行的效果。

      (卿 菁 刘文祥 张小进)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