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声】
2019年,在国庆70周年之际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个故事叫《相遇》,讲述的是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而默默奉献的研发人员的故事。我也想以“相遇”为关键词,分享自己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感悟。
这是一场青春与伟大的相遇。我是一名在城市中长大的“85后”,从小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遥想当年,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一辈核工业人以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这种对比,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让我深刻领会了什么才是民族的脊梁。
这是一次两代核工业人精神的相遇。“两弹一星”前辈们的事迹让我联想到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华龙一号”刚起步时,外国公司曾索要上亿元咨询费,还断言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无法取得突破。核工业人正是靠着“两弹一星”精神,又一次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成功绘制出了“华龙一号”的一张张施工图纸。9月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炉核燃料装载工作正式开始,这标志着工程设计施工圆满成功,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更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相遇。消散的蘑菇云,却是永远的爱国心。“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先辈们用生命和心血铸成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我们扛起使命、走向未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一代核工业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嘱托,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国之重器,锻造国家名片,努力推动中国完成从核大国到核强国的跨越。
(本版访谈对象均来自9月7日青海省委组织部和青海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论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罗旭、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