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一个手工的盘子,或者一只柴窑烧制的碗,它们除了看起来特别,使用的时候也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它们中的某一些也许表面触摸起来特别细腻,而另一些可能会有种颗粒感。
有别于流水线上的工业产物,这些器物带给我们的感知是丰富而独特的。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趣味,唤醒我们的情感基因,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温情。
“手艺是人文生活的史诗,也是人类文明的原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周武如是说。
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用,手艺的存在就失去了根源,但实用必须跟审美相结合,这是手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需求。
在生活中,如果仅仅是为了实现存放水这一功能,我们可以使用任何工业化流水线制造的产品,如廉价的塑料杯、纸杯等。我们必须思考的是,以双手制作的器物,跟这类工业产物相比,其不可替代性在哪里,其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周武认为,其意义就在于手工器物在实用之上,还具有审美特征。这里的“美”除了指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色彩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即沉淀在手艺中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是工业产品所不能替代的,是地域特征、时代属性融合于生活之后的综合产物,而具备这种特质的器物就成为一种人文物件,具有人文特性。
延展历史文化记忆,深化手艺思想内涵。主持编辑出版一本叫做《手艺》的书,是周武酝酿多年的一项计划。这一构思源于他在2016年出版编辑《上手——一场有关青瓷的跨界对话》的切身经历。《手艺》系列书籍的编撰,围绕“活化传统工艺、深耕东方美学、聚焦时代生活”的学术旨归,结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家非遗研培项目事例,关注手艺涉及社会不同领域的内容,以手艺的多维视角为导向,以手艺的生态长期培育为使命,践行“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
从书籍内容聚焦的点位来看,《手艺》更多关注的是扎根一线的手作艺人,包括工作坊、非遗研培基地等的教员、学生和从业者,通过他们的鲜活案例或故事展开对手艺相关问题的探索,以期挖掘出“器以载道”的本质内涵。如仰韶文化夹砂红陶器中一件先民在器身外壁绘饰三条游鱼的“三鱼纹彩陶盘”、河姆渡文化夹炭黑陶器中一件长边两侧各阴刻一野态跃然之猪的黑陶盛食器“猪纹陶钵”、长沙汉墓帛画中绘有天地人三段场景的“马王堆一号墓‘T’形布帛”、河姆渡遗址那件采用“滴漆入土,千年不坏”髹饰技艺的“朱漆木碗”,以及迄今依然受到当地人和游客青睐的大理白族扎染和侗族的蓝染布等,这些手工艺物件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关,是盛放思想与物的载体和先民们共源的生活记忆。
《手艺》不拘泥于纯粹的理论说教,侧重上手和实操。本系列书籍拟一年出版两本,倡导手艺文化的推广传播,将策划、编撰、内容、版块、样式汇集为一体,通过撰稿、口述、采访、对话的不同方式,汇聚鲜活的话题文本,探寻学科高等教育与社会行业文化的融通,分享可借鉴的优秀经验,运用分项聚类的研究方法,重建独具当代手艺特质的艺术生态。
周武教授认为,《手艺》系列书籍是品读手艺与品味生活的叙事史,也是手艺匠者使用双手研磨思想和锤炼精神的奋斗史,更是讲述手艺与时代故事的编年史。书籍涵盖手艺的理论思辨、教学探讨、非遗研培、经典阅读、产区调研、前沿新知等主要内容,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手与艺的内在关联,深度揭示了匠人对材料思维、工具技艺、功能审美的差异化认知,丰富人们阅读手艺的经验感知。
而今,随着“振兴传统工艺计划”国家战略的践行、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手艺的重要性地位日渐凸显。“我们是一个从田园生活走来的民族,我们民族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正确面对我们的基因、尊重自己的历史,是传承、发展非遗手艺的核心。器物是体现人类活动、存放人类思想的容器,它承载着制作者劳作的汗水,记录着他生活与成长的经历。手艺清晰地呈现于这些物件当中,它源于生活,终须归于生活。”周武期望,《手艺》的出版,能为读者开启多维审美的智慧之门,为高校手工艺术学科的建设提供思想基础,为“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的国家战略提供活态依据。
(作者:于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