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0日 星期四

    “学生成才,是为师之幸”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 张勇 张士英 常河 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0日 07版)

        冷劲松教授(左一)与团队在一起工作。光明图片

        【师生书信】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 冷劲松:

        尊敬的杜先生,您好。30年前,我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毛遂自荐向您请教,表达了想师从您攻读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方向研究生的愿望。您对我所选方向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此后,在您的指引下,我在这个崭新的领域见证了一片蓝海。即使在外学习工作期间,我也常与您电话交流。每每交谈,您有两点必提:一是好好学习,二是报效国家。这也是我的初心,而您的厚泽师恩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

        这些年,我倾力于智能结构力学、设计理论与应用领域,践行您所倡导的将力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理念,以科学研究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在您的指引下取得了些许成绩。30年前,您在少有学者涉足的空白领域笃定深耕,后又带领您所创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团队取得多项成果,这种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攀登科研高峰的动力之源。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哈工大的校训,也是您教研过程的真实写照。比如,当年我提交的论文,您总是逐字修改,那些批注意见让我印象深刻。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您每次外出汇报、讲学,对文稿仍会逐字推敲,这种严谨认真让人敬佩。

        这些年来,我也带了不少硕士生、博士生,他们知识面广,但吃苦耐劳的劲头和钻研程度还需提高。我始终记得您的教导:每个人的兴趣特长都不一样,要因材施教,发挥各自优势。我尝试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成才,是为师之幸,而我也在这种幸福中不断领悟您的育人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杜善义:

        劲松,见字如面。回想你跟我读硕士、博士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硕博阶段,你的主攻方向都是智能材料领域,外语学的是俄语。当时,该领域前沿性研究成果大都是英文资料,我就要求你:英语一定要过关。你十分努力,很快突破了语言关。

        我一直认为科研人员要有家国情怀,将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这是当年我对你的要求,也是我恪守不渝的原则。1938年,我出生在辽宁大连,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东北,我们无法接受国民教育,只能在与祖国文化割裂的痛苦中求学。新中国成立后,我靠国家助学金读了大学,并在其后继续深造。

        在那个爱国热情奔涌的年代,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哈工大“八百壮士”的精神对我影响深远,激励着我不断突破科研难题、满足国家急需。现在,咱们的团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80多位优秀博士组成的科研队伍,科研中也常有波折,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拧成一股绳不断努力。我想,爱国精神也正与时代同步,不断赓续。

        我从教已有56年,有不少教学心得。比如,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感知敏锐,只要因材施教,一般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做学问不能掺杂一点水分,这是哈工大人的传统底色。当然,生活中,我乐意与他们交朋友,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惑基础上开展教学。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为我们教书育人、科研攻关指明了方向。青年科研人员赶上了好时代,国家为青年成长创造了广阔空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能够超越我,为国家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勇、张士英、常河、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