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地区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要斩断贫困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和返贫返困,教育扶贫是最直接的途径。
为此,国家教育部尽锐出战,从教育部直属机构或高校选派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驻扎滇西,精准“牵线搭桥”,各高校将优势教育资源注入各个贫困县,一点一滴改变着滇西贫困县的教育面貌。
更重要的是,当地着力于长期发展,脱贫中学习脱贫、防止返贫,收获了顺利脱贫、持续脱贫、斩断返贫链条的智慧密码: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智力帮扶一直是教育部各参与帮扶单位的优势所在。滇西贫困地区着力于长期发展,坚持“请进来教”和“送出去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干部到校培训、教师挂职研修、定期讲座等活动,为强化教育行政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能力创造了平台。
加速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以东部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情况为参照,结合滇西贫困地区实情,当地积极科学编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其他专项工作方案等,为地方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明方向,缓解地方教育矛盾、化解教育突出问题,顺利实现教育减贫不返贫,提供了科学指导。
优化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在各高校策划配合支持下,滇西各地政府坚定推进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等,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校际间差距,推动了各地教育持续公平有质量的发展。
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经教育部和高校挂职干部的指导,各贫困县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三保障”之一,积极推动部门联动,利用控辍保学的“黄金时间段”,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建立控辍保学预警机制,全力破解各类辍学难题,确保义务教育“一个不能少”,从而奠定全员素质良好持续发展的基础。
激活教育扶贫以外的扶贫路径。抓住千载难逢的教育扶贫机会,滇西各地主动引导各援助院校的优势专业、高校附属医院及其校友力量进入滇西贫困地区,参与当地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在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中争取合作机会、吸纳切实帮助,实现“造血与输血”并重的良好局面,培厚了当地教育减贫不返贫的底气和能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滇西各地教育扶贫成效显著,教育减贫不返贫的长期条件已经具备,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
(作者:刘燕,系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教育体育局干部、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