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疫者】
2020年的春天,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中华大地上打响。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危难关头,人民军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始终牢记根本宗旨,为护佑人民向险而行,日夜奋战在抗疫最前沿,交出了一份“打胜仗,零感染”的圆满答卷。
“每个人都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
“解放军来了!”
除夕夜,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3支医疗队450名军队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成为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前往支援的第一支医疗队。之后,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3000多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陆续抵达武汉后,第一时间攥指成拳,接管新建的火神山医院,全力抢救重症患者。
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入党时间最短也有28年的“专家党员突击队”,坚持战斗在最危险的病区。其中,55岁的医疗专家李琦,是背着呼吸机上“战场”的,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
批量接收患者、接诊危重病人,医疗队队员们在各自战位上始终保持冲锋姿态。“根本记不住今天是星期几,时间概念只有马上、立刻……”军医马壮说。
“哪有时间考虑怕不怕?只有一个念头:抢救生命。”护士马晓丽说。一位危重病人转运中输液管突然堵塞出现心衰现象,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方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毅然摘下起雾的护目镜为患者进行穿刺治疗。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与新冠病毒展开了70多天的殊死搏斗,共治愈新冠肺炎患者近7000人。
科学施治,让患者得到最佳救治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同其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技术。军队科研团队集中力量争分夺秒展开应急科研攻关,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陈薇院士赶赴武汉的第58天,由她领衔的军事科学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了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获批进行临床试验,并于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检验医学中心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他们快速启动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负压实验室,将检测时间从12-24小时缩短至4小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军队医疗专家们倾尽全力,用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攻克一个个难关。
“我总在想,到底怎样才能把那些危重症患者抢救回来?”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说,“这是对重症医学人的一次大考。”结合多年救治经验,张西京和同事们一起探索出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为每名患者实施个性化诊疗,有效提高了重症患者治愈率。
科学施治,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这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共识。他们建立专家会诊机制,依托远程会诊系统,统筹后方优势资源,为危重症患者进行联合会诊。他们建立健全每日管床医生、病区主任、科室主任检诊制度,全面规范医疗过程和护理流程。他们推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药物免疫疗法、“订单式”救治法等一系列新疗法,摸索出一条“精准化”用药、“全程化”疏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的救治方法,确保每名重症患者得到最佳救治和最好护理。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
“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们的模样,但我不会忘记你们的。”一名老兵从火神山医院康复出院,随身带着一张记满了医护人员名字的纸片。这张“轻如鸿毛”的纸片,见证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对人民的倾情付出。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是“良药”。
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火神山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患者的各种提问。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有一位31岁的小伙子因为接触了没戴口罩的患者恐惧得失眠,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心理服务工作组组长郭力就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一位90岁的老奶奶特别依赖别人,只要她需要,郭力就提供帮助。“只有兼顾身心,治疗、护理和关怀并重,才能让患者逐渐康复。”郭力说。
护士张丽敏把“小汤山经验”“抗埃经验”,结合实际运用到了护理工作中。大到病房区域的划分、医护流程的设计,小到“碰肘礼”、手势暗号、防护服上写鼓励画笑脸……每项实用招数都凝聚了她的智慧和心血,也深深感动着患者和家属。
“让亲情温暖病房,让阳光照进心房。”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努力实践这一理念。在光谷院区各个病房,“六个一”活动让患者如沐春风——多一点了解、多一声问候、多一分耐心、多一刻陪护、多一句安慰、多一度温暖。在医院的“心灵寄语墙”上,即将出院的黄大爷留下一张卡片:“因为有你们,走过了疫情的冬天;因为有你们,走进了一个温暖的春天。”
(本报记者 刘小兵 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