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31日 星期一

    黄继光:一面不倒的战旗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31日 01版)

        【伟大胜利 英雄赞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开栏的话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本报今起开设《伟大胜利 英雄赞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专栏,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寻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

        前不久,湖北麻城遭遇特大洪灾,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奋战,官兵铺设沙袋5万余个,彻底消除了溃堤风险。

        洪水奔涌,河岸上那面写着“黄继光英雄连”的战旗,始终迎风飘扬。指导员吴健说:“每一场战斗都要发扬黄继光精神!”

        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机枪、英勇牺牲的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黄继光仍然是一面不倒的战旗,激励着人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他刚20岁。当征兵的队伍来到中江县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参军后,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在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用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将阵地山头削低了两米,山顶变成了厚厚的泥灰。敌军未能攻下山头,反被我军歼灭2.5万余人,击毁击伤敌机300架,击毁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

        战斗越打越激烈。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敌军拼命死守,志愿军连续组织3次爆破依然未能攻下高地。若到天明仍未拿下高地,将贻误战机。眼见天将拂晓,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执行爆破任务。

        黄继光等人在夜色下匍匐前进,在距敌火力点不足50米处被发现,随后照明弹将整个山头照得亮如白昼。机枪喷出火舌,扫向黄继光等人隐蔽的地方。在枪林弹雨中,两名战士一牺牲一重伤,黄继光也受了伤。

        但黄继光继续匍匐前进,到达了距敌火力点不足10米的地方。他扔出了手雷,却未能奏效。趁着支援火力吸引了敌人火力,黄继光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敌人的机枪火舌还在喷射,黄继光猛地站起来,向着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

        敌人的机枪终于停下来了,战友们冲了上去,一举夺回了高地。战斗取得了胜利,碉堡下留下了长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如今,在黄继光的家乡四川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组画和模型等,展出了黄继光烈士的生平和英雄事迹。馆内藏品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黄继光,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的大无畏精神,犹如一面旗帜,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