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共建美好家园 共享幸福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记者手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8日 10版)

        本报记者李建斌(右一)在采访中。光明网记者 邵绪楠摄

        本报记者陈慧娟(左)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采访“芒来合作社”。光明网记者 张义文摄

        “难忘下党”主题馆义务讲解员刘明华(左)向本报记者高建进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吴德摄/光明图片

        本报记者黄小异(右)在采访诸暨市网信办干部张力平。蒋启明摄/光明图片

    福建:零距离感受那股精气神

    本报记者 高建进 马跃华 张斐晔 张亚雄

        来到福建宁德市采访,走在闽东的山山水水间,眼前看得见的是这里三十年间所发生的巨变,看不见却能强烈感受到的是,这里的干部群众有一股特别的精气神。他们言语间的自豪,笑容里的幸福,散发着强大的感染力。

        这股精气神的源头,便是三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工作时留下的实践探索、理论指引与精神激励。

        我们采访的第一站,就是这里抱来的“金娃娃”——宁德时代。“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正是有了这样的嘱托,宁德这几年接连引进了宁德时代、上汽宁德基地、青拓等行业“巨无霸”“独角兽”,让工业产值迅速跃升至3000多亿元。随着正在建设的3000亿元的工业产能投产,以及正在规划中的3000多亿元产能投入建设,宁德正向万亿元工业产值的宏伟目标大踏步迈进。

        而30年前,宁德曾被称为中国黄金海岸的断裂带,是沿海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而近年来,宁德的发展速度名列前茅,各项经济指标排名正奋力向福建中游水平爬升。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表示,在福建全省经济运行的12项主要指标中,宁德市在2019年有6项居全省首位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勇夺第一的指标数又增加到了7项。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里干部群众焕发出的干事创业的那股精气神。也许是受到感染与激励,我们采访组的每个人都热情地投入到新闻采访之中。

        7月18日中午二点,我们采访组临时增加一项内容:走一段总书记当年徒步披荆斩棘一进下党乡时走过的山路。虽然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但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激情:这次采访既是学习之旅,也是新闻记者践行四力之旅,更是闽东三十年脱贫奔小康所取得成就的感受之旅。我们相信,这次采访经历,一定会长久留在心底,成为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广西:歌唱美好新生活

    本报记者 周仕兴 靳晓燕 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

        盛夏时节,行进在八桂大地,所到之处,山河宁静,小康可及,“唱山歌迎客”是各地群众的“保留节目”。一路听下来,我们发现,各地曲调各有不同,歌词均大同小异,都是颂扬党的好政策,歌唱美好新生活。

        “歌以咏志,言为心声。”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歌专业委员会主任覃祥周告诉我们,壮乡儿女爱唱歌,唱山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唱山歌传情达意,如今用来歌唱美好新生活,都是由衷有感而发,真是应了那句“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

        此言不虚。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曾经贫苦的壮乡儿女过上了好日子,抚今追昔,确实令人感慨,唱一曲自编的山歌,或许是最应景的情感表达。

        坐在窗明几净的楼房堂屋,河池市天峨县纳直乡那里村老党支书覃仲良记忆回到几十年前:以前村里交通落后,村民到距离不到100公里的县城买盐买米,来回要走4天山路;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到县城办事坐中巴车只要一两个小时。

        “难忘当年旧土房,夏日闷热冬天凉;如今城里住大厦,农村处处是楼房。”那里村村民陈美莲边唱边说,以前村里牛马猪羊满村乱跑,一地粪便,无处落脚,雨天泥巴路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现在家家住楼房,户户通水泥路,还有高压电、自来水、路灯,连猪都“住”上了楼房。

        “这一切变化,得益于扶贫政策的引领。”陈美莲说,近年来,在那里村党支部带领下,群发展杉木、油茶、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开发肉牛、羊、鸡、鸭等林下经济,全村450户1712人已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余饭后,群众或看书或唱歌或唱山歌或跳广场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从壮乡首府到漓江之滨,从千里边关到革命红城,几天采访下来,我们近距离感受八桂儿女的美好生活,从房子、车子、票子到上学无碍、看病无忧、养老无虑,触手可及的“小康”在群众生活中,在百姓言谈间,更在一曲曲山歌里。

    内蒙古:草原深处的韧劲

    本报记者 陈慧娟 高 平 任 欢

        7月中旬,我们走进草原深处,聚焦从事牧业的人和他们的生活。迥异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深深感受到茫茫草原不仅是风景,还有大自然残酷的一面。连续的干旱会导致草原贫瘠,“买草”有时就是牧民无法承受之重。今年的呼伦贝尔草原又遇旱情,除了遗憾没有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形,我们更担心牧民的冬季。

        然而牧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智慧与韧劲。

        这里有不断进行的政策探索。过去为了保护草原,一度按照农业“分田到户”的思路划分草场。然而一家一户守着固定的草场,决定了这片草场常年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也决定了牧业的规模无法扩大。如今,这片草原上,除了鼓励邻里之间组成合作社外,正在探索以嘎查(村)为单位,组成合作社,以牲畜、草场入股,重新把草场连接成片,分为四季轮牧的草场,达到与自然生态保持平衡的目的。

        时代进步显著改善着牧民的生活质量。新巴尔虎左旗牧民苏尼尔的家在距离旗中心70公里远的草原深处,我们到这里时手机信号已经极其微弱,最近的邻家也难以步行到达,这是从事牧业可能带来的寂寞与不便。但苏尼尔仍然热爱放牧的生活。现在,延续这份热爱有了更多动力。新巴尔虎左旗6100余户牧民家中都有了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铺设的数字信号,可以享受50兆带宽的无线宽带,可以随时和亲朋联系,有了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26岁的国日萨在浙江学习、工作之后,毅然回到家乡巴彦嵯岗苏木阿拉坦敖特希特嘎查。在他的规划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让放牧的过程全程上网,市民可以认养,将牧业发展成一种与人的情感、体验相连接的产业。

        如今,走向小康生活的路上仍然会面临艰辛,但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凝心聚力、奋勇前进。

    浙江:信心,写在每个人脸上

    本报记者 黄小异

        5天12个县(市、区)走村入户,从浙东的革命红村到浙中的城市社区,从浙南的深山远村到浙北的时尚新区,深入了解浙江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一项项政策切中肯綮,一条条举措收效良好,信心,写在了每个浙江人的脸上。

        有信心,源于做得好。

        “你可以随便走随便看,到所在的小区、周边的小区去看垃圾分类,去看交通秩序。”金华市金义新区宣传部部长徐琰说得有底气,金华市可是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第一名的城市。

        提起垃圾分类让不少人头疼,但在永康市舟山镇端岩村党支部书记俞海看来,没那么难。2017年,端岩村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典型。如今,这里日人均外运垃圾38克,不及一个鸡蛋重。

        有信心,去做得更好。

        市民网上发帖抱怨“违停占道”,一天后记者发回实地调查,交管部门给予回应。曾经“枫桥经验”享誉全国,如今依托“政民e线”服务平台、“1963法润”直播平台等,浙江省诸暨市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诸暨市网信办干部张力平坚信在互联网时代他们仍然可以做好矛盾化解。

        2019年7月起,衢州市柯城区与阿里巴巴“村播计划”开始合作,累计为3000多名农民主播提供培训,试点创建了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基地”。今年,柯城区改造升级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潮侬集市”,全力打造中国最潮三农和全国第一村播综合体。

        今年,浙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6%,而7月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GDP,浙江同比增长0.5%。短短3个月,数据由负转正。在经历疫情后,这样的数据让人振奋,浙江人有信心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继续乘风破浪。

    山西: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报记者 韩业庭 杨 珏 李建斌  光明网记者 邵绪楠

        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五天时间,我们行程千里,努力寻找着山西老百姓小康生活的模样。长势正旺的庄稼、整齐排列的小洋楼、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宽阔整洁的乡村公路、红红火火的农村电商生意……这些都是他们小康生活的生动注脚。但我们印象最深的却是山西老百姓挂在脸上、刻进心里的那股子自信。

        自信的人,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敢于实践,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都会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努力奋斗。平顺县的王亚妮,没有在乎周围人异样的眼神,放弃省城大学老师的工作,乐呵呵地回到老家农村开网店。她相信自己的小店,可以把山沟沟里的乡亲跟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洪洞县的赵虎郎,相信农业种植走合作化道路比单打独斗更有优势,所以他组织四个村子的村民成立花椒合作社,不仅产量提高了,花椒的价格也提高了一倍。

        自信的人,勇于挑战,就算自己会失败,但也从不轻易放弃。太谷县的范红海,信奉科学种田,所以当合作社的树苗出现前所未有的病虫害时,他一次又一次尝试,终于从一本本专业书籍中寻找到破解之道,解决了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退役军人张俊平,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花了十余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在太原西郊数万亩荒山上种下了上百万棵树苗,重现了“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美景。

        如果说小康生活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那自信就是它绚丽的色彩。心怀自信的山西百姓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样子。汾阳贾家庄村72岁的贺宝英,50多年前刚嫁到村里,就扛起镢头刨土挖地,治水改碱,再苦再累也不觉得辛苦,因为她相信今天辛苦的付出必定能换来明天的美好。正是有了这份“相信”,贾家庄从一片盐碱地发展成一个“明星村”,不仅早就甩掉了“贫穷”的帽子,更发展起旅游、文化创意、电影等第三产业。

        小康生活需要自信,或者说,自信的精神状态,本就应是小康生活的一部分。有了这份自信打底,山西的百姓,昂首阔步地行走在小康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而有力。

    辽宁:擘画小康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 訾 谦

        说起中国最富裕的村庄,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江苏省的华西村,但是在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也有一个同样富裕的村子。这里家家住着大房子,村民还能定时领取生活补贴,这就是丹东凤城市的大梨树村。

        当记者听到这样的介绍时,内心还是有点不太相信的。在印象中,这些富裕的村子大多出现在开放程度更高的南方地区,对于大梨树村到底怎么样,我心里始终挂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7月中旬,当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这个村子时,其美丽繁荣的景象让记者大大惭愧于自己的浅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大梨树村不仅是单纯的村庄,更是国家AAAA水平的观光地,这里有东北特色农业代表的万亩果园,还有东北文化的电影城,同时还有各种高新技术培育的七彩田园,每天到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无愧于“东北第一村”的美誉。

        接下来的几天,记者和大梨树村的乡亲们谈往昔,说现在,道变化,总是看到一张张脸上满含微笑。据这里的老一辈村民介绍,曾经的大梨树村,每个村民都穷得叮当响,村子里虽然拥有54000亩山地和7400亩土地,但由于是荒山的原因,都无法大面积种植粮食。

        “我们改不了天,但我们可以换地!”1989年,时任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带领全村人开始开垦荒山、修梯田、建万亩果园……没有机械化设备,他们就用铁锹、铁镐、扁担、土篮子和手推车。10年间,他们踏平了20多座山头,修整梯田10600亩,栽种梨、桃、杏、李子、苹果等各种果树100多万株。

        30多年过去,大梨树村富裕了,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突破16亿元,村集体纯收入2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000元。好日子不仅写在一篇篇报道里,也“写”在村民们一张张质朴的脸上。

        采访开始时,“小康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在记者脑海中萦绕。在采访过程中虽然每个受访者的回答都各不相同,但是“幸福感”“安全感”“有盼头”等一个个对未来充满向往的词汇将各种关于小康的故事和梦想汇聚在一起,为我们擘画出一幅关于小康社会美丽与精彩的画卷。

        小康生活这条路,凝聚着几代人的努力,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美”,同样也是祖国大地各族群众对未来的期盼,如今小康社会美丽的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陕西:秦岭深处看小康

    本报记者 王远方

        7月底,跟随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秦岭腹地。采访团的车队穿越在秦岭深处,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群众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也成了接下来采访对象被问到最多的话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搬迁社区、种植大棚、乡村学校、工厂车间等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以前为温饱而苦恼的贫困群众,对这份变化的感受更深,对当下生活的满意也溢于言表。曾经,秦岭隔断了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道路。现在,借助扶贫攻坚,他们不仅搬出了深山,更过上了体面舒适的新生活。在移民搬迁社区,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一整套的扶持政策让群众的好日子过得更加踏实。

        村子的变与不变,关键在人的选择。在商洛市柞水县朱家湾村,村民靠发展特色旅游,让曾经的贫困村变了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今天的朱家湾村有了新的解释。”在村党支部书记胡平志看来,当年,朱家湾村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村子也没富起来。今天,朱家湾村把绿水青山当成乡村旅游的资源,找到了合适的发展道路。办民宿、搞农家乐,一条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在朱家湾村形成了。

        同样在柞水县,祖祖辈辈种木耳的金米村村民,从没想过自己的命运会因为这个“小木耳”发生改变。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当地主动立足发展特色产业。金米村的小木耳栽进了大棚里,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农民不再看天吃饭。靠直播带货,柞水木耳成了电商平台的热销品。“还是扶贫好!”面对我们的提问,村民陈庆海的这句话说了好几遍。

        村子美起来了,村民也更爱惜自己的家园了。村民变居民,不仅是住房条件的变化,更是精神面貌的改变。“既要富了口袋,又要富了脑袋。”五爱村村委会主任唐继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爱党,爱国,爱民,爱家,爱业”,今天村民对五爱村的名字做了新的解释。

        在秦岭脚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多彩的小康生活画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年间,同样是在这里,同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变化,也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上海:感受人民城市的温度

    本报记者 柴如瑾 郭俊锋 曹继军 颜维琦

        “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上海的小康有什么不一样?”在赴上海参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之前,身边的同事和家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的确,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跻身全球城市GDP排行榜第6位,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规模,1.35万亿元……太多太多的全国甚至全球之最诞生在上海。

        仅仅是这些数字,就可以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速度与高度吗?显然不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经济总量不等于生活质量,我们更关心生活在这座国际大都市里的上海人,他们每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美好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

        “滴”的一声,刚从地铁出来的李女士扫码成功,从弹开的保温柜中取走早餐——13元的煎饼果子套餐。她告诉我们:“提前10分钟用手机下单,下车走过来刚好取走。”不用等就能吃上现做的早餐,这要归功于上海首家“盒小马”早餐,实现了下单、支付、等待与用户在行时间的叠加,而且60度保温的无接触取餐柜也让疫情特殊时期的生活更安全。在上海“早餐工程”的推动下,像这样的早餐网点还有很多形式:特色单店、流动餐车、外卖平台。在每一个清晨,人们品尝到热乎早餐之时,也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家,不仅是栖身的地方,更是心灵休憩的港湾。

        聊起小区的新变化,家住上海长宁区新泾六村的吴伟玉获得感满满:“社区把换下来的铁水管放在小区门口,我们才知道老的下水管堵得只剩一点点了,再不换等堵了就来不及了。”在外滩之外,上海城区还有许多老旧弄堂、社区的居民,面临着污水管堵塞、上下楼不便、停车位紧张、活动室陈旧,甚至需要“手拎马桶”等民生难题。寸土寸金的上海,以“小空间、微治理、针灸式”的手法,推进社区“微更新”,使原先的老破小变身时尚社区。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见证了上海这座人民城市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度。

        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上海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努力打造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

    重庆:美好生活,我们有幸共同见证

    本报记者 李晋荣

        在重庆,有幸见证这个时代的伟大变迁,记录因变迁而改变生活的老百姓们的笑颜。

        见微知著,我们从重庆的每一条江,每一条河去溯源,向工厂里的工人提问,跟果园的园丁攀谈,在街边小贩那里买一碗凉虾……方知道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笑脸是如何发自内心,方感知到那一个个成功数字背后的自豪与信念。

        无论对于阅尽千帆的老记者,还是充满期待的新记者,这次采访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日后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会振奋,因为,这是一段充满力量的见证之旅。

        那是在结着大大仙桃李的渝北区古路镇乌牛村的李子园里,农户段成芳有点害羞,但还是忍不住兴奋地讲述起“那是在2018年,村里来了6位年轻人,教我们怎么种果子,卖果子,从此这里的李子分外香甜”;那是在长安汽车的智慧车间里,面对记者惊异的目光,车间机电设备工程师童强自豪地讲述为什么平均一分钟就能造一台汽车,“我们车间有几百台机器人造汽车,整条生产线每一个小时可以造30台车,两条生产线就是60台,每一分钟就有一台车下线”;那是在垫江县流经11个镇58个行政村的母亲河龙溪河畔,垫江县生态环境局局长何江自嘲说:“前几年河水污染严重的时候,老百姓在网上论坛里留言,请我去河里亲自游游泳”,何局长这话把记者逗笑了,但他后面的话却让记者心生敬意,“你看现在我们的河多漂亮,我们清漂队的队员还在努力,争取以后河水舀起来就能喝”。

        还有更多这样那样的场景——午后,重庆街边的流动小吃车里,一大碗凉虾或冰粉的价格是5元,小贩阿姨毫不吝啬,碗里明明盛满了,还要继续往上添,堆成小山;清早,江北区大水井社区,由原先的坡坎崖改造的体育文化公园里,两位打扮漂亮的阿姨正在研究取景自拍,拍毕,又拿起手机讨论网上下单的哪条裙子更合算。小康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令记者感动不已。

    山东:用奋斗创造更多的希望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唐芊尔

        在齐鲁大地采访中让记者最难以忘记、最动容的是一条路,一条通向大山深处一个只有55户、126人的村路。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山路,然而,对于烟台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来说,这是他们全村人倾尽心血和汗水建成的幸福小康路。

        位于大山深处的衣家村,山陡路险,常年缺水,上山只有上百年来天然形成的一条羊肠小道,宽不到1米,农用车辆无法通行。然而果园大都集中在半山腰,灌溉难、上山难,农作物浇水施肥全靠往上挑,运送大樱桃、苹果等只能肩扛手提。

        2017年,在党支部书记衣元良的带领下,他们喊出“宁肯干穷了,不能等穷了”的口号,用半年时间,硬生生在大山中凿出一条5.5米宽、5.5公里长的环山路,砌起3公里路边墙。

        为了修路,衣家村全村男女老少“一分钱当两分花”,手套正面磨破了就翻过来戴,炮锤柄断了就换个柄接着用,临近年关,天寒地冻,大伙手冻裂了、脸冻伤了,但没有一人退缩。当时83岁的杨淑兰虽然干不了重活,但她看到路面有碎石,就拿着铁锨去平整,看到有人在垒墙,她就搬石头,一干就是一整天。村民劝她少干点,她却说:“我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后来,一系列基础设施在村里陆续建了起来:2个容量8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1个上万立方米的小型塘坝、3个泵房,铺设微喷滴灌管路56公里,实现了全村350亩果园智能微喷滴灌刷卡浇地,彻底解决“三年一大旱、年年水不足”的用水难题,实现了每亩果园年均增收1000多元。衣家村还谋划特色产业,共栽种“晚红脆”桃树2000余棵、养殖藏香猪170余头,建设玉木耳种植大棚9个。

        采访的当天,风特别大,还下着小雨,但每一个人聆听着他们的故事,都深受触动,感受着他们奔向好日子的喜悦,沉浸在他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共同致富精神的洗礼中。

        衣家村的变化正是山东1亿齐鲁儿女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的缩影,他们正在用勤劳和奋斗创造更多的美好和希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