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河南杞县:文艺轻骑兵活跃乡下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司利强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6日 09版)

        “太精彩了,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动听的经典红歌了,《红船驶向未来》《雁南飞》《红梅赞》这些经典老歌久唱不衰,听起来还是那么激人奋进。”8月19日,在“走红色路线,看脱贫攻坚”河南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脱贫攻坚宣传小分队——红歌专场晚会演出现场,杞县裴村店乡屯庄村党支部书记段刚强感叹不已,“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红歌专场晚会上的红歌节目,我们老百姓非常喜欢,伴随着歌曲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让我们心潮澎湃,鼓足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文艺轻骑踏歌行,红色基因永相传。近年来,杞县县委宣传部、杞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认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四个故事’,组织举办了红色文艺轻骑兵下乡演出活动。”杞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周清怀深有感触地说,从组织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到打造“红色文艺”专场,邀请党史专家讲好“红色革命”故事,与群众同唱“红色文艺”歌曲,塑造典型人物,讲述身边脱贫故事等方面将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打造成红色品牌文化活动,使红色传统教育在杞县入耳入脑入心,为红色革命精神在杞县的具体实践凝聚起强大的文艺力量。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杞县紧紧围绕党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创作了一批文艺演出作品。如诗歌类《在水东,我钩沉那一段记忆》《程庄的记忆》等36首诗歌;歌曲类《扶贫之歌》《我们在一起》《水东之歌》等18首歌曲,这些红色文艺节目的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作品呈现了我党我军在民族危难时期肩负民族希望、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红色故事中感悟到初心使命,收获到信仰力量。

        打造“红色文艺”专场。杞县是革命老区,有50多个“红色村庄”,把红色文艺节目送给英雄的“红色村庄”,杞县倾情打造了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红歌专场演唱会,并送到“红色程庄”“吴芝圃故里”“水东根据地首府——谷熟岗”等水东革命根据地进行演出,在这些“红色村庄”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今年以来“红歌专场”已演出16场。

        讲好“红色革命”故事。请党史专家讲党史故事,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锤炼党性,把讲好党的“四个故事”作为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它糅进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演出节目中。杞县党史办主任常峰等先后在杞县宗店乡的“红色程庄”讲党课10余次,向“红色程庄”的党员干部讲述了吴芝圃、马庆华、唐克威等革命先烈的故事,杞县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水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和中国共产党在杞县的故事。程庄村的35名党员听完后备受鼓舞,在程庄村带头发展了“红色程庄”旅游和芦笋种植产业。

        同唱“红色文艺”歌曲。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年初以来,开展了13场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同唱一首歌活动,与160多名群众互动,同唱一首经典红歌,感受激情飞扬的峥嵘岁月,让红歌在金杞大地飞扬,让红色革命精神在金杞大地传承、落地生根。

        塑造典型人物,讲述身边故事。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还与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结合起来,以杞县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人物创作了《三句半》《老屋》《扶贫春风到农家》等一批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的文艺节目。家住在杞县湖岗乡左洼村的左军看到由县委宣传部主导、杞县文广旅局组织创作的移风易俗大型现代原创剧《老屋》后,泪流满面,主动把蜗居在地头的父母接回了家。在他的带动下,敬老孝老的好风气在左洼村蔚然成风,有10多户村民把老人接回家与子孙团聚。湖岗乡借势在全乡宣传孝亲敬老、移风易俗新风尚,全乡已有96户接老人回家,全县有1234户接老人回家安度晚年。

        “我们开展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活动,目的就是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亮说。

        据悉,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已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社区)举办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唢呐专场、戏曲专场、坠子书专场、红歌专场等演出120多场,观看群众30余万人次。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司利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