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实施一周年之际,一场名为“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的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会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宣布,深圳已建成46480个5G基站,成为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一年来,深圳紧紧围绕“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使命要求,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冷静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一线城市中率先实现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奋力跑好了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
审批服务能秒尽秒:改革举措更加深入
2019年9月19日上午,深圳市企业“秒批”系统正式上线启用。受益于这一新系统,深圳市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几十秒就完成了原本需要1天时间的登记手续。
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等特大城市的重要使命。深圳牢记嘱托,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近3年来每年都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
今年,深圳的“一号改革工程”依旧是营商环境改革。用“精准式、点穴式”功夫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围绕“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的全新服务理念,坚持改革先行。深圳的政府部门正在以更大的力度进行自我革命,认真分析影响群众办事的体制机制障碍,协同高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全面“优环节、减材料、缩时限、降成本”,对各类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例如探索企业开办全环节全链条无人工干预审核,推动实现能秒尽秒。从内地前来创业的蒙古族女孩巴德玛,尽管对她来说深圳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也没有任何“人脉”,但她很轻松就注册了自己的文化咨询公司,准备借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之机干一番事业。
一年来,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在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实行项目推荐“悬赏制”、评审专家“邀请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前海法院不仅打通了从立案、裁判到执行都适用香港法律处理案件的全部流程,还率先建立了系统规范的香港地区陪审员制度;在生态领域推进水污染治理决战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地方政府+大企业”EPC治水等模式。
30平方公里全球招商:开放格局更加凸显
2019年12月18日,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盛大举行。会上,寸土寸金的深圳史无前例地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当天化身为“招商专员”的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得非常诚恳,深圳将坚持服务企业、企业至上,个性问题个性解决、共性问题政策解决。
“新增产业用地的推出将促进新的产业集聚,为专业服务机构带来大量资源和服务机会。”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黄文楷对深圳优质的营商环境大加赞赏。
作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就是要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以改革开放的办法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王伟中强调。
政府的真心诚意换来的是外商纷至沓来。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深圳全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接近2000个,吸收合同外资近8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
如今的深圳,正在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为引领,借鉴自由贸易港政策,助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正在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在扩大专业资质认定范围、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更多便利措施。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格局更加凸显。
研发投入占比4.2%:创新动力更加强劲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非接触式”服务的火爆。借助3D传感器这一避障、导航、交互的“智慧眼睛”,各种机器人活跃在抗疫一线,承担送餐、巡逻、消毒等任务。
主攻3D传感器的深圳独角兽企业奥比中光在今年上半年不仅实现了业绩稳健发展,还在3D感知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上取得多项突破。据公司创始人黄源浩博士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全球最新iTOF传感器,在最大调整频率、读数噪声、自动对焦等关键指标做到了行业第一,为公司未来的更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的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的4.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34.8%,连续16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一年来,深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排兵布阵,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5G+8K+AI+云”新引擎战略,一方面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产业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跃升等“七大工程”,聚焦提升“基础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既从产业、政策上安排,也从平台、载体上布局。
在深圳西北部的绿水青山之间,早年曾是遍布农田和养殖场的光明农场,如今,一座集聚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光明科学城正在拔地而起。
今年3月,有关部门确定深圳成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后,深圳以主阵地的作为全力投入科学中心的建设——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高起点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新区建设,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冲锋,加快解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消除159个黑臭水体: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站在宝安区松罗路燕川大桥上眺望茅洲河,绿水潺潺、白鹭翩翩,市民悠闲地漫步在河边碧道上,享受着自然的美景。难以想象,这曾是深圳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沿岸居民多年不敢开窗,走路都要捂着鼻子。
4年来,深圳全市累计投入1200亿元,统筹推进茅洲河、深圳河等重污染河流的治理,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周边环境整体提升。2019年年底,深圳终于全面消除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实现了水污染治理的历史性转折。河里的水变绿了,头顶的天则更蓝了。今年1—7月,深圳PM2.5降至16.9微克/立方米,创同期最好水平;空气优良率达99.1%。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个主要发展目标。
一年来,深圳以“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为总目标,将财政收入的六成以上投入民生领域,在民生福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促进教育增量提质。加大中小学学位供给,规划布局建设“高中园”,推进深圳技术大学等新高校筹建,争创“双一流”大学。
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建设好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让群众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就业、养老、住房保障上下功夫,加快落实“住有宜居”,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筹集40万套公共住房的目标。
今年7月6日,深圳获评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这是由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型调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榜单。这表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努力,切切实实变成了这座城市里居民们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0年前,先行先试深圳经济特区,为当时的中国杀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40年后,正在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立志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本报记者 严圣禾、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