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7日 星期一

    大学生村官虞嘉晔:

    把菊花产业打造成村民“金饭碗”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7日 04版)

        【奋斗实干在一线】  

        “山联皇菊花茶,清肝明目、清热去火”“我们还有菊花麦芽糖、菊花米酒、菊花黄酒、菊花芝麻片”“一桌菜都是菊花”……今年30岁的虞嘉晔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平日里,他经常开着观光车,载着游客游览山联村,并向游客介绍村里的山联皇菊等特产。久而久之,很多游客开始和虞嘉晔熟络了起来,他们不再喊他的名字,而是亲切地称他“菊花哥”。

        虞嘉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1年,他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东港镇新巷村,一干就是5年。其间,他和村民一起下地劳作,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子。2013年9月,虞嘉晔牵头创办“村官梦”锡山区大学生村官创业产品展销中心项目,将全区大学生村官创业产品进行展示、销售,其中就有山联皇菊。该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也让虞嘉晔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2016年10月,虞嘉晔来到山联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创新创业。当时,虞嘉晔发现皇菊种植是山联村的天然优势,于是决定围绕一朵小小的菊花来做文章,大力发展菊花产业,组建网络销售团队,多渠道提高山联皇菊的销量,做强山联皇菊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无论是上节目,还是参加论坛,我走到哪里就将山联皇菊带到哪里,我还带领村民开发了菊花饮料、菊花润唇膏等衍生产品。”虞嘉晔说,目前,全村菊花产品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直接带动400人就业,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创业,村民人均纯收入从每年2.54万元增长到3.64万元。小小的菊花变成了村民们的“金饭碗”。

        同时,虞嘉晔还积极整合村里的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形成了乡村观光、党建馆参观、特色民宿等“一条龙”旅游服务。“我们创作了金色山联主题曲《菊花村》,当天浏览量就突破100万,参加了全英文节目《新乡土中国》,讲述网红‘菊花村’的逆袭之路,向全国、全球推广山联村。”他介绍,近年来,村里日均接待游客团队5批次,最多时一天20批次,几乎全年无休。

        “山联村景色太美了,推窗见绿、移步闻香,目之所及皆风景,在这里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听鸟叫、赏油菜花、品菊花茶、体验农家乐,还能到村里的物联网黄鳝养殖基地钓黄鳝,品尝与众不同的‘黄鳝宴’。”上海游客鲍先生说。

        在虞嘉晔看来,做乡村旅游,直接和老百姓、游客打交道,他们的反馈很及时,一句表扬、一句夸赞,直接就能听到,幸福感来得快,所以自己就像“拼命三郎”一样,每天都充满了激情,同时也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虞嘉晔认为,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人才,要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推出一些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提供能让人才发光发热的平台,提高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乡村并留下来;同时,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可以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乡村文化力量。

        “今后我要努力锻炼自己,发挥特长,为乡村带来更多奇思妙想,让我们的乡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虞嘉晔说。

        (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