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6日 星期日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如何灭掉焦虑的“小火苗”

    作者:刘竞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6日 06版)

        【大课堂】

        当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虽然大家的生活工作秩序正在恢复,但和原来相比,仍存在一些差异和不便,比如出门要戴口罩、要与人保持距离、不能肆意呼朋唤友等。很多人不由地抱怨:什么时候才到头啊……

        如何适应常态化?

        常态化,它意味着疫情防控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前,大家总抱着当年非典的那样一个感觉,认为夏天到了,生活就会逐步恢复正常了。但这次全球疫情扩散,大家已慢慢认识到,新冠肺炎病毒在短期内不会彻底消失。病毒,突如其来的闯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个体,而是全世界人类的生活,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疫情防控如果是常态化的,新冠肺炎它又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所以不能说以后的生活都一直在跟它战斗,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上。

        要知道,我们的生活不只是新冠病毒,还有更多有趣的、幸福的、快乐的事情,还有更多事是我们可以自主掌控的。所以,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能够更多地去提高自己生活的主观幸福感。

        杞人忧天的心态如何缓解?

        疫情暴发后很长一段时间,在焦虑门诊,仍然能见到很多这样的患者:他们犹如惊弓之鸟,特别担忧,既担忧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又渴望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心态,需要理性地去分析它。要引导他们在做好自己的防护的基础上,然后去尝试耐受一定的不确定性,耐受一定的焦虑和担忧,然后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因为很多焦虑的患者都是“选择性关注”,就是注意力不会去关注好的事情或确定的事情,也不关注自己可以去掌控的事情。此时,可以帮他们进行理性分析,例如让他们想一想,去上班坐地铁的路上,到底被传染的概率有多大?平时开车出门,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那以前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这样的意外就不出门、不上班了?通过理性分析,让这些人从焦虑的漩涡里走出来。

        如何权衡利弊调整心态?

        首先,要把自己照顾好。如果你承担了特别多的压力,让自己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困扰,什么事都做不了的时候,此时一定要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给自己的那些压力、担忧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其他的人是否有可能帮你去分担一些?

        其次,感觉到新冠肺炎对自己的经济有非常大影响。此时该怎么办?可以去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外在”的资源和“内在”的资源。例如失业的人,想一想朋友、同学、家人,可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信息或者是什么样的机会,自己要主动跟他们寻求帮助,也就是去示弱、去求助。同时,回到自己“内在”的资源,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成长到现在,你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你一定有你的优势、有你的资源、有你自己非常独特的部分,但是往往当我们特别焦虑时,身处在一个危机或者困境时,我们就好像对这部分资源和优势就像盲区看不到了。所以,我们需要去看到自己“内在”的资源,然后利用这些资源给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希望。

        最后,就是想清楚我现在能做点什么,可以挣钱?钱不一定很多,但只要让自己启动起来,让自己多一些收入,这样的启动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你能够去做一点事情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又找到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作者:刘竞,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