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訾谦)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的专项资助”(以下简称“专项资助”)获选结果。经过申报、评审、公示等严格工作程序,共有26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资助,总资助金额4116万元。
据了解,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下,3月初,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立足自身职能,积极主动应对疫情,迅速启动了面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专项资助”。“专项资助”旨在引导和激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领域重大科研攻关,积极参与一线救治预防等工作,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专项资助”面向从事重大公共卫生与疫情防控领域研究和直接参与新冠肺炎一线救治工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分两类进行资助。第一类资助,获资助人员的项目属重大公共卫生与疫情防控领域,涉及靶向、基因检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涵盖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中医学等八个一级学科;其中,有20人来自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如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黄璐琦院士科研团队。第二类资助,获资助人员为直接参与新冠肺炎一线救治工作的人员;其中,36人参加援鄂医疗队工作,76人直接参与本地医疗机构一线救治工作。资助金额根据研究项目从12万元到18万元不等。
据悉,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巨大的科研潜力。获得“专项资助”的博士后具有崇高的报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是我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优秀代表。“专项资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博士后研究人员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关爱和支持,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畏艰险、勇于担当,将科研工作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为战胜疫情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