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观象】
江南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而是充满文学意象和人文情怀的渊薮所在。“又见江南——2020海上艺术名家特展”近日在苏州美术馆展出,集结方世聪、夏葆元、邱瑞敏、徐芒耀、卢治平、俞晓夫、赵抗卫、黄阿忠、贝家骧、李向阳、齐铁偕等40位艺术家的82件作品,在江南文化的视野下呈现当下海上西画的创作生态,展现新时代的江南叙事。
江南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祥地。从民国建立新式美术教育开始,江南一带就一直对欧洲流行的学院派绘画以及各种优秀的现代艺术情有独钟。江南的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杭州艺专,都曾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教学重镇。策展人张立行告诉记者,此次“又见江南”展是去年在苏州美术馆举办的“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大展”的续篇,梳理中国现代绘画在江南的发展历程后,力图在“溯源”的基础上完成一次“呈新”。
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大多来自上海,年龄不同,“出身”各异,仔细划分,分属不同的代际。身处上海这座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而又背靠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令这些海上艺术家能够借助更为开阔的中西文化视野,吐纳世界艺术风云,从而展现出当下海上西画创作多姿多彩的“异花新果”,让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他们的创作也由此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在地性”。
“上海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文地理的节点上,上海美术既有着海派绘画的历史纵深,又有着多元并举的当代视野。因而,将上海美术坐实于江南文化视野下的再阐发,别具意义。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作为艺术文化的依托,为上海美术的发展展示了新的空间。”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徐明松说。在他看来,“在地性”涉及艺术家受到历史地理环境的作用,地域文化对于在地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取向具有内在的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题材内容也会受到深刻影响;与此同时,艺术家创作的“在地性”也反映了当下发生的艺术思考,即其创作必须具有某种当下语境所集约的时代信息和文化肌理。
黄阿忠的《晨》是一道心灵的风景,李怡蓉的《花马天堂》自是一片童心烂漫;邱瑞敏的《教师肖像》,用色有着江南湿润而鲜明的地域性特质,刘曼文则将她关于上海记忆的“蓝调”延展到“莲叶何田田”的江南。都市题材以及都市意识也是艺术家们着力表现的对象。杜海军注视《苏州河畔的阳光》,徐增英描摹《黄浦江码头》,都是对上海意象自我而温情的“具象表现”。与此同时,李向阳、齐铁偕、谭根雄等人的抽象表现,充满视觉张力的画面,并非止于当代语境下绘画性的探索,更是深具宏阔文化意象的表达。
“笔墨当随时代”。徐明松认为,艺术的时代性是观察艺术发展的重要理据。上海美术的多元包容、领风气之先,是与海派文化特质相关联的,它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并交互作用。艺术家们的创作取向和审美意识,远不止于形式、语言的标新立异、不落窠臼,而是要在时代精神的领悟上,在社会生活乃至个人生命经验的艺术表现上获得艺术创作的自觉。“海上明月共潮生”,可以作为上海美术“敢立潮头,奋楫者先”的精神写照。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