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

    非标准就业渐成市场主流

    高校毕业生就业要转变“固定工”观念

    作者:岳昌君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4日 13版)

        2020年7月1日上午,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三官街道八里村卓耕生态农业园果蔬大棚里,返乡创业女大学生蔡星月夫妇与村民们喜摘上市小甜瓜。李晓村摄/光明图片

        【思想汇】

    编者按 

        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规模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又有所增加。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稳就业”“保就业”已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首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毕业生洞悉已经变化了的就业市场,在新的就业趋势如非标准就业、非正规就业前转变心态,迎接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开始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

    非标准就业已是大势所趋

        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充满着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时代,劳动世界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也依然存在机遇。尤其对青年人而言,就业机会减少、就业质量不高将是难以克服的问题,非标准就业已是大势所趋。

        什么是非标准就业(Non-standard employment),目前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官方都没有严格的、达成共识的定义。一般来说,非标准就业是指“标准雇佣关系”范围之外的工作。标准雇佣关系是指全日制、无固定期限、构成双方从属雇佣关系一部分的工作。在某些情况下,研究人员还会将标准雇佣关系定义为在家以外的地方开展的工作。当采用这一定义时,更多任务会被归类为非标准就业,包括电子办公和其他形式的远程办公。国际劳工组织2016年11月发布《世界非标准性就业:理解挑战、塑造未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非标准就业分为四种类型: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工作;临时介绍所工作和其他多方雇佣关系;隐蔽性雇佣关系和依赖性自雇就业。《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从标准就业到非标准就业的巨大转变,世界各国的非标准就业正在普遍化。

        正如《报告》所言,非标准就业的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全球化给劳动世界带来的改变,世界各地的企业通过全球价值链互相联系、技术发展对这种联系的促进作用、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全世界服务业的增长就是最好的例证。社会变化也是非标准就业增长的因素之一,包括如女性在全球劳动力中作用的提高、不断出现的国际移民,以及一些工人希望其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能够更加灵活。总的来看,非标准就业成为趋势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就业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2018年前20位国家的GDP占比超过80%,基尼系数为0.623。竞争力强的企业主要在欧美和东亚地区,在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力较弱,标准就业的规模和占比显著下降。

        二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替代。近年来,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加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和设备减少了许多重复性强、技能性低的就业岗位,改变了劳动力结构。许多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增加甚至减少了标准就业机会,迫使一部分低技能劳动力选择非标准就业。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形式改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吸纳的主导产业。全球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占比于2015年超过70%并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我国第三产业于2012年成为占比最大的产业,于2015年超过一半,并将继续显著增加。第三产业的特点是“服务化”和“轻型化”,非标准就业的空间更大。

        四是“互联网+”增加的新就业机会。2020年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鼓励基于“互联网+”和平台经济的新就业方式,线上的私人教师、私人医生、私人律师、私人咨询师、私人代购、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非标准就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在家上班的工作人员比例也将越来越大。

        五是后现代文化带来的就业观念的改变。现今社会不少青年对就业的态度发生转变,他们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却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这样的文化观念对就业带来的影响就是不喜欢受约束的有组织的固定工作,偏好自由职业、自主创业、非全日制工作等非标准就业方式。

    高校毕业生非标准就业呈上升状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方式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属于非标准就业的灵活就业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2004年6月,教育部在重新修订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办法》中,首次将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在内的灵活就业纳入毕业生就业统计范畴。2020年6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进一步明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相关指标的含义。其中的亮点在于“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方面,自主创业的范围加入了开设网店,自由职业的范围加入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

        那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非标准就业状况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自2003年起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迄今为止已进行了9次。通过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我们发现高校毕业生的非标准就业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非标准就业的占比显著。在高校毕业生的去向中,有四种情况属于就业,其中“已确定单位”可以归入标准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可以归入非标准就业。非标准就业的占比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9次调查的平均值为23.5%,近7次调查的平均值为27.9%,近5次调查的平均值为29.1%,近3次调查的平均值为33.9%。可见,非标准就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二是主动选择非标准就业的比例大。北京大学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19)》显示,从整体来看毕业生更多是主动选择了非标准就业。62.5%的毕业生认为非标准就业“有自由的时间”,55.9%的毕业生认为“工作方式灵活”。毕业生被动选择非标准就业的原因有“工作单位的工资太低”(20.0%)、“对单位的工作不感兴趣”(18.5%)、“没有被心仪的单位录用”(14.1%)、“工作单位的发展前景不够好”(11.8%)。

        三是非标准就业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在2019年的《调查》中,在毕业生的去向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非标准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占比分别为21.9%、11.7%、7.2%、6.6%,学历层次越高选择非标准就业的占比越低;在就业的毕业生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选择非标准就业的占比依次为31.5%、28.2%、11.2%、11.1%,即便是研究生,占比也在一成以上。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将非标准就业作为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就强调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经济等迈向新阶段。该《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包括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等,这些新的就业形式基本上都属于非标准就业的范畴。可见,国家正根据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劳动世界变化的新情况,大力推动和拓展各种非标准就业的空间,积极鼓励和引导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就业群体选择非标准就业。毋庸置疑,非标准就业将成为未来劳动世界的新常态。

    如何迎接非标准就业的挑战

        我们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最高的单位类型,但高校毕业生需要关注到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就业新方式和新特点,上述这些单位的就业规模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占比不断下降,非标准就业的空间却不断扩大。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国有单位在就业规模上从1980年的8019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5740万人,在就业占比上从1980年的18.9%下降到2018年的7.4%。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过去很多人一讲就业就是“固定工”,现在要转变这种观念。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个体经营。同时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保护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不仅将非标准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而且不断完善劳动政策,提高非标准就业的质量和劳动保障。对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都要做好迎接非标准就业的挑战。

        对于高校而言,教育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应当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第一,根据就业形式的多样性,适时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激情。第二,根据职业状态的多变性,进一步增加专业选择、专业转换、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而后两项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对高等教育办学状况的14项评价中给分最低。第三,根据工作对象的服务性,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第四,根据市场产品的创新性,改革成绩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对于学生而言,非标准就业不仅是一种选择,而且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不仅要正确地认识、勇敢地面对,而且要努力提高未来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各种能力。第一,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术,要提高个人的学习力。无论未来怎样变化,职场胜任力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力,作为学生要善于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灵活学习、持续学习。第二,面对多次转换的职业和岗位,要增强个人的迁移力。拥有一项技能、从事一个岗位、奋斗一辈子的工作一去不复返了。高校学生除了要获得专用型人力资本,还需要拥有通用型人力资本。第三,面对更加复杂的技术和环境,要加强个人的综合力。非标准就业的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第四,面对竞争激烈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要培养个人的“复原力”。在未来的职场上,人们将面临不断出现的逆境、挫折、甚至失败,要学会提高控制情绪、触底反弹、起死回生的复原能力。此外,在求职过程中,要转变就业观念,勇于接受非标准就业的挑战,善于发现非标准就业的机遇,甚至自主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作者:岳昌君,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专家观点

    怎样看待疫情防控时期的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下降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时间的后移,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亟待协调。因此,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要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

        张丽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体现在就业落实的迟滞,但是不会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供给方面如教育过度问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足,需求方面如毕业生对薪酬的高预期和劳动力市场相关岗位供给不足的矛盾等。此外,还要进一步破除就业政策上的阻碍,并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针对性帮扶。

        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当前我国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劳动力的受教育结构在支撑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略显乏力。建议对就业问题加大以下方面的研究:第一,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可以从学生就业的城市结构角度来解释学生就业中教育不匹配问题;第二,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的匹配问题亟待更加深入细致的分类探讨;第三,对于近年来劳动力薪酬的变化,探讨究竟是劳动效率提升还是成本推升导致薪酬提高对于未来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周新杰(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主编):疫情对毕业生出国出境的影响较大,如果这部分学生选择就业,那么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同时,疫情催生了很多变化,有关部门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了许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举措,如与社会机构合作招聘,在线教育和在线招聘不断增长,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将带来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疫情之下的机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