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2日 星期日

    离石抗战壁画:一部吕梁抗战图像史

    作者:武晓梅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2日 12版)

        山西是我国壁画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除了精美绝伦的古代壁画外,还有包括红色遗存在内的现代壁画。离石抗战壁画,就是近年来我们发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组合壁画。

        离石抗战壁画保存于晋西北吕梁山区的离石市烈士园内。烈士园位于离石市中心,是原先的关帝庙,抗战壁画就保存在庙里的祭祀楼。楼内青砖祭台立面镌刻着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楼内东、西、北三面墙绘有40幅壁画。置身其中,犹如重新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吕梁地区在抗日战争前是一个山多水少、交通不便的山区,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晋绥抗日根据地。因这里与陕甘宁边区隔河而望的地理条件,吸引了大批本地的、外来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汇集而来。他们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号召下,带着“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怎样服务”两个根本问题走向大众。一时间,各种文化组织纷纷组建,各种报纸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抗日的、革命的、大众的、通俗的文化氛围正是离石抗战壁画出现的土壤,也正是这样一种氛围培育了一代为大众服务的美术工作者。

        离石抗战壁画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现实性和通俗性,这就是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一部吕梁抗战图像史,也是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写照。离石抗战壁画共40幅,内容包括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东渡黄河、组织游击队、武工队保卫家乡、日军对根据地的疯狂“扫荡”、一二○师七一七团配合百团大战全歼高辿日军、血战官庄垣、自力更生造军火、造“自发雷”、地洞战、民众支援前线、欢庆胜利等内容。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抗战结束欢庆胜利,40幅壁画是一个完整的系列,这在抗战壁画中是不多见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壁画记录的内容都是当时的历史真实,可以在各种版本的离石县志、晋绥革命根据地大事记等史料中找到对应的人物和事件。

        离石抗战壁画既具有实录历史事件的纪实性,又有形式质朴无华的艺术性。40幅壁画均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作为素材,纪实性非常明显,现实感与在地感强烈,这一特点使之能与民众产生共鸣。看到“地洞战”,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老电影《地道战》。其实,吕梁多山,民居中依山而建的窑洞甚多。抗战时期,离石民众将自家多孔窑洞,甚至多家多孔窑串联以躲避日军进犯,或以游击战的形式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这种做法在当时很普遍。“一九四三年十二月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群众展开地洞战法”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正面突出的是一座大山,前山,在游击队的护送下,群众扶老携幼进入地洞藏身;后山,一队日本兵正集中火力攻打目标,远景则是山沟里的小村庄。前山避难的老百姓、后山进攻的日本兵,并置在一幅画面中,对比十分明显。石家峁,一座黄土小丘上的村庄,1943年12月21日,村里的二百多位无辜群众被日寇活活烧死。画面中日本兵有的抱来柴火准备点火,有的将百姓捆绑准备扔向柴火堆,有的将刺刀扎向村民的躯体,伤者在血泊中呻吟挣扎;周围的几棵老树已落尽枯叶,仿佛在哀叹这惨绝人寰的暴行。

        离石壁画的人物形象写实概括,夸张适度而诙谐生动,爱憎分明且贴切真实。八路军干部和群众,表情端庄,神态纯朴有趣,服饰极具地方感和时代感;民兵身穿便装,头扎白羊肚手巾,腰系武装带,男性村民则有手持烟袋者,这些都是吕梁山区农民的典型着装;日本军官的傲慢、日本兵的蛮横、汉奸的猥琐,都活灵活现,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其人物形象明显吸收了民间年画勾线立形平涂颜色的技法,画面场景凹凸渲染,有很强的立体感,则是西洋绘画的常用手法。这也是延安文艺精神所倡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可以说,离石抗战壁画既能“洋为中用”,又保留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离石抗战壁画的榜题和整体设计也值得肯定。其榜题一律在壁画上方出现,整齐醒目,语言结构通俗顺口,上文下图,一改古代壁画左面图像、右面榜题的格局。墙面设计借鉴中国传统连环画的形式,既像小说又似散文,既有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表达,又有多个时空、事件的穿越。40个画面,每图一事,独立而又连贯,尊重了大众的欣赏习惯。构图布局上,既采用中国古代壁画的散点透视,也吸收西洋绘画的焦点透视法则,中西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艺术价值。

        离石抗战壁画完成于1949年初,此时吕梁等革命老区已结束战争,期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空前的高涨。如何不忘初心,不忘那些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做出牺牲的革命前辈,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使之成为建设新中国的动力?如何改变封建的旧有文化,建立具有民众性,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些都成为新的课题。离石壁画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完成,激发了群众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我们应该用心保护的红色文化遗产。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离石抗战壁画以另一种方式让我们重温历史;读史知今,研究这组壁画正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作者:武晓梅,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