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实践·育新机开新局】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作出“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重要指示。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考察的足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在7月8日明确了“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宁波精神。
经过精心布局,宁波全面实行了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和“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这四组数字,就像四组密码,搭建起宁波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勾勒出一个“无死角”、全面发展的宁波。
关键词:产业集群 外贸结构 服务业 乡村振兴
1.筑好产业体系之基
6月10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一字排开的5艘2万标准箱级巨轮同时进行装卸作业,气势恢宏。至此,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已平稳运行半个月,结束了我国千万级大型集装箱码头依赖国外系统的历史。
7月3日,宁波市梅山保税港区,康达洲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花园般的厂区里生产有条不紊。副总经理王德纯介绍说,作为医学影像领域专业制造商,企业近年来累计已经投入高达1亿多元的研发费用,获得了30多张注册证,每一张注册证就对应着一种能够生产上市的医疗设备。在疫情期间他们向武汉地区医院捐赠的7台CT设备总价值达2400余万元。
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最早的华人银行……近百个中国第一、中国之最是宁波人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雅戈尔、杉杉、方太、奥克斯等一批民营企业不断发力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兴力量。进入新时代,宁波舟山港连续3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每天有百余艘次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汽车制造规上企业总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占浙江省汽车制造业规上总值的半壁江山;宁波连续两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是全国第15个“万亿俱乐部”成员。
历史的积淀与当下的搏击,为宁波完善产业体系创造了绝佳条件。2019年,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机遇,宁波借梯登高,绘出了一幅统领全局的产业发展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到2025年,宁波将在全市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7月3日,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园首批重大项目在北仑开工。开工项目有9个,总投资42亿元。与此同时,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敲定了2020年重点项目库,涉及重点项目82个、重点平台9个,总投资达2107亿元,不断集聚宁波最主要的研发和创新主体。
7月8日,宁波召开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为宁波精神。宁波精神高度概括了宁波独特的城市气质,进一步筑牢宁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
2.为制造业插上外贸羽翼
“今年前5月,我们跨境电商业务增长了63%!”视频镜头前,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项乐宏侃侃而谈。6月15日,第127届广交会“云端”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开幕式时,特意与三家外贸企业视频连线。来自宁波鄞州的乐歌成为长三角唯一入选企业。
“乐歌的产品基本销往海外。而我们能够脱离外贸困境,得益于政府精准的外贸政策和公司长期以来国际化战略布局。”项乐宏表示,目前,乐歌部署多个自有海外仓,虽然海外疫情蔓延,但公司仍然保持正常生产,货物仍然配送顺畅。
作为中国的主要对外窗口之一,外向型贸易是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跨境电商出口已经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2019年9月,针对外贸发展新形势,宁波发布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方案。到2025年,宁波将实现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同时,外贸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额分别达到5000亿元,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额分别达到2000亿元。
疫情期间,为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宁波破解着跨境运输停滞、零售终端停摆国际形势下的外贸企业难题,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尝试开辟国内市场。2月初,宁波出台了6个方面12条政策,为全市2.5万余家外贸企业纾困解难。3月底,宁波再次出台稳外贸十条政策加码扶持力度,创新打造数字展贸平台,有效助力企业转内需、抢订单、拓市场,跨境电商逐渐成为商品出海的主要方式。据统计,疫情之下,全市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6月11日,中国(宁波)跨境电商出海联盟成立。
如今,宁波开展了打造一流枢纽型口岸、开拓十大新兴市场、培育百个国际品牌等专项行动。在近期闭幕的2020宁波投资贸易云洽会暨中东欧商品云上展上,共有542家中东欧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展商入驻“云端”,吸引了2516家国内采购商线上采购。期间,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在余姚揭牌,首批签约入驻15个项目,总投资70.7亿元,涉及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
5月,宁波全市出口增长2.3%,这已是连续第3个月实现正增长。1月至5月,全市出口规模占全国比重的3.55%,较去年年底提高0.09个百分点。
3.以服务业强健产业筋骨
6月28日上午,宁波阿里中心落户宁波市海曙区,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优势,为宁波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聚变效应。6月初,字节跳动正式入驻位于江北的宁波文创港,这家中国社交娱乐行业的头部公司,将与宁波在短视频等文创领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要提升城市能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质量。2019年,宁波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80亿元,占经济总量的49.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是三成和六成左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近几年,宁波各大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越来越紧密。对制造业来说,从前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中端的金融服务、生产管理,再到后端的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无处不在。反过来,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宁波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从产业空间优化、总部经济集聚、功能平台构建、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突破,提出了做强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三大5万亿级产业,做优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科技及软件信息、商务服务四大5000亿级产业,以及做精餐饮服务等三大500亿级产业,做深家庭服务等三个细分产业。
“到2025年实现服务业倍增,使服务业这块相对短板成为宁波起跳的‘跳板’之一。”全市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部署会提出了这个目标。
4.增添农林牧渔的五彩斑斓
慈溪的杨梅、象山的柑橘、宁海的绿茶……宁波就像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如今提起宁波的农业,除了红膏呛蟹等闻名在外的海产品,人们有了更多色彩的联想。
根据《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粮食、蔬菜、畜牧、渔业4个绿色基础产业,现代种业、精品果业、茶产业、花卉竹木、中药材5个特色优势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文体康养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能源环保产业、乡村数字产业、乡村现代化服务业6个新型融合产业,以及6个现代加工流通产业。
走进宁海大佳何镇葛家村,石头椅、千年画廊、私人美术馆各有特色,艺术振兴乡村行动如火如荼;在余姚鹿亭乡,当地农合联村级服务社为农户提供了农产品代加工、展销、电商物流等服务,仅番薯粉丝销售额达500万元;慈溪则着力打造10万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协同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园等功能性产业园,形成“一区多园”格局,打造“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宁波的农村,是让人羡慕的模样。
农产品、加工链、乡村产业集群,一个都不能少。宁波坚持点线面结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在这幅蓝图里,到2025年,宁波乡村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6万元。
…………
2020年,“246”“225”“3433”“4566”,四组密码让宁波的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干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