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的洪灾比较严重。古话说,“大灾之后有大疫”,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王先良研究员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在线访谈中强调,“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疫情防控。”
尤其是对受灾群众的安置场所和住宿条件,王先良指出,在环境卫生方面,安置点的供水系统可能受损,食物安全隐患较多,正常居住条件受限,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安置点室内人群较为密集等,也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
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他建议,每个安置小区的规模不宜过大,可适当控制人口密度,必要时可以分区安置。安置点在环境卫生和健康防护方面一定要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储备好物资,比如口罩、手套和消毒用品等,对入住人员要测体温,并进行健康状况登记,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饮用水是群众的重要生活物资。王先良强调,安置点要确保饮用水安全可靠,优先使用自来水。一个安置点至少应有一个供水点,并应供应开水。取水点或水龙头距离安置点应少于100米。群众要做到不喝生水,只喝开水、瓶装水、桶装水等。
安置点要保证食物来源安全可靠,注意食物运输过程中的防腐、防雨、防蝇、防尘等;食品加工区相对独立;群众就餐最好采用错峰供餐、分散就餐;或统一制作分装食物后,安排专人送餐等。
对于群众生活产生的垃圾,王先良建议,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及时清运,不能乱丢生活垃圾和乱倒生活污水。同时,帐篷和棚屋类安置点应增加配备临时厕所,并做好日常卫生管理;要对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自觉隔离,并积极配合疫情调查以及消杀工作等。”王先良强调,安置点要密切关注和排查发烧、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的疑似病例,并及时报告。
(本报北京7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