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也使得原有的以人员流动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和国际交流受到冲击。面对人类与病毒可能长期共存的新现实,不少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蓝本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在积极探索线上发展模式,在以数字化应对挑战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奥地利物联网创始人、“丝绸之路4.0”项目发起人瑞菲利。瑞菲利在2018年发起了“丝绸之路4.0”,驾驶摩托车从维也纳出发,行程1.5万公里,历时4个多月抵达中国。通过这次“丝绸之路4.0”旅行,他不仅测试了合作公司研发的科技项目,还成功将这些科技项目带到了中国,为中欧双方的科技合作搭建了平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瑞菲利本来计划今年再次组织该项目,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拓展,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推动中欧科技合作的新模式。瑞菲利介绍称,他原本计划在今年发起的新版“丝绸之路4.0”是一项横跨亚欧大陆,旨在推动中欧科技合作的商业项目,参与者可以自行选择小轿车、公共交通、卡车或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这也是这个高科技车队“科技大篷车之旅”的主要形式。考察之旅将从奥地利出发,穿越整个欧洲,途经“丝绸之路经济带”多个国家,最后到达中国,其愿景是在沿途旅行中随时有自发参与者加入,参与者通过高科技旅行技术彼此联络。项目以多个地点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不同科技领域的专家进行接洽,探讨高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针对未来可能的合作项目展开深入交流,并将以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形式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初创型企业进军欧洲市场。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原有的计划,尤其是以“科技+旅行”为主体的商业模式因全球各国出入境政策的收紧而不得不暂时搁浅。这让瑞菲利重新对项目进行了规划,策划推出“线上丝绸之路”,具体形式为在线上组织新兴科技公司在各国宣介他们的最新科技产品,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绿色科技、新一代电池系统、电脑芯片以及量子计算等。这个线上旅行计划今年9月份开始,以欧洲为起点,中国为终点,穿越整个亚欧大陆,通过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虚拟拜访”的方式,把参与成员和标的企业的专家结合到一起,使企业有机会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科技项目,以此来实现科技合作。
瑞菲利称,在新兴科技合作中,彼此的信任至关重要,因为在初期人们往往不知道这些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真正的信任建立在彼此长时间的、不间断的个人联系之上,但是在疫情期间这变得难上加难,特别是当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人际交往中面对面的、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很难被替代,这是该项目最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让人们通过数字化交流建立信任呢?答案就是通过共度的时间和共同的经历,当人们需要共同完成某个项目时,不熟悉的合作伙伴就会通过这些共同目标一步步地了解、交流并最终建立信任。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丝绸之路4.0”带来了冲击,但他们致力于促进中欧科技合作的目标不变,只不过方式将从面对面交流转变为线上交流。
除了疫情本身带来的冲击,疫情导致的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其连带效应也是科技合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瑞菲利称,由于疫情暴发及其他一些原因,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些国家之间的争端不断升级,众多的负面报道导致人们在跨境交往时不得不抱着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不信任其他国家的产品和合作伙伴的情况。为了争取国外的合作伙伴,人们不得不在游说上下大功夫。因此项目规划需要更清晰地展现可预期、可持续的双赢方案,才能在当下全球信任危机的环境中成功实践。此外,在交流的过程中采用符合其文化背景的交流方式也十分重要,因为东西方交流的方式和习惯不尽相同。另一个重大挑战则来自不同的,甚至不兼容的创新生态系统,比如中欧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让欧洲人从传统的邮件为主的商业沟通模式转向以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数据传输是十分重大的挑战。因此,拥有中欧科技合作的实操经验是安全有效地完成项目的必要条件。
瑞菲利表示,无论如何,后疫情时代的人际关系将如何发展,哪些辅助性的社交机制、科技工具和应用程序将抢得先机,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他希望通过“线上丝绸之路”来跨越文化和科技上的鸿沟,实现与中欧合作伙伴之间的平等交流。而只要条件允许,他还是会在未来重启“丝绸之路4.0”之旅,因为尽管借助数字化工具和虚拟线上旅行能帮助人们与跨文化、跨地区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但终究没有任何工具能完全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本报维也纳7月29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焦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