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6日 星期日

    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

    作者:文卫华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6日 05版)

        文卫华,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观察者】

        当前,许多90后、00后青年热衷于经典名著、古典音乐、传统戏曲,并将其视为时尚。如根据《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频频创下票房新高;《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声入人心》《一本好书》《局部》《国风美少年》《青春京剧社》《瑜你台上见》等一大批传播、传承经典的综艺节目深受青年的欢迎;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迎来了众多90后、00后观众……不仅如此,青年人还以自己特有的创意和方式来表达对经典作品的喜爱之情,比如用弹幕刷屏、创作短视频等。最近90后B站UP主方浪浪用彩色沙画绘制了87版《红楼梦》的经典剧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网友大呼惊艳,这段视频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众多经典作品成为“现象级”爆款,在青年群体中圈粉无数,反映了青年人对于精品文化内容的渴望与高度认同。青年人对经典作品的向往、追求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并非一时的偶然现象,而是国家实力、社会经济以及国民文化素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的新潮流。

        所谓“经典”,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利益共同选择和留存下来的文明成果,是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经典作品寄托着创作者真实、深刻、丰富的情感与思想。通过它们,我们得以聆听高贵灵魂的声音并获得与之交流的机会,开启跨越时空的思想之旅。著名作家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因此它也是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研读、欣赏经典作品,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形成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海量的信息、纷繁复杂的世界,摆脱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消除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看清脚下的道路和今后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充实丰盈、更有意义。

        研习经典对青年人来说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为此,一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主流媒体以及学校等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是在经典作品的传播与传承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遵循新媒体传播的规律,贴近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审美偏好,创新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灵活运用影像、音频、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不只引导青年人关注、喜爱经典作品,更要帮助他们真正走进经典作品,使其成为引领青年成长、前行的灯塔。

        另一方面,青年人也要把握好人生的黄金时期,多研读、多品味经典作品,在生活与成长中认真体会经典作品里伟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这对于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怀都大有裨益。面对经典,不能抱有浮躁的心态和功利的取向,将其视为装点门面的工具。面对经典,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精神与魅力。经典作品代表了其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经过岁月的考验却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用心、用情去“深阅读”。经典作品博大精深,有的艰涩难懂,要真正走进它们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绝非易事。但当我们克服困难,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就能感受到豁然开朗的喜悦,得到丰厚的收获与心灵的成长。面对经典,还要避免误读、曲解,要保有敬畏之心,切忌恶搞、歪曲经典作品,伤害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

        追经典绝不是一时一刻的时尚潮流,而应成为我们一生一世的功课。向往经典,更要走进经典、传承经典、创造经典,这是新时代青年人面对经典时应有的态度和志向!

        (作者:文卫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