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⑥】
太行山上的河北阜平人,把食用菌香菇比喻成小花伞,如今,花伞变成了金伞。
2012年岁末,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如今,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时,阜平提交了自己的答卷: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262元增至2019年的9844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54.37%降至2019年底的0.45%。今年2月底,阜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
“太行山上挂金伞”,这小小的香菇,或许可以作为“阜平答卷”的一个小小缩影。对一直在探索扶贫产业道路的阜平人来说,直到找到食用菌产业这条路子,才真正跳出种植核桃大枣养牛养羊的“两种两养”模式,在脱贫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阜平香菇种植,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评选的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那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香菇为什么这样美?小花伞,是如何变成了脱贫的金伞?
胡计宝想起了聂帅那句话:阜平不富,死不瞑目!他用一个老兵的军礼,告诉聂帅,他作为阜平的特困户,如今富起来了!
阜平人经常在思考,脱贫攻坚,具有突破意义的项目在哪里?只有让贫困户的农产品融入市场产业链,才能稳脱贫不返贫。农产品产销对接,围绕“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在蔬菜、食用菌、鸽子、大枣、苹果、木耳等农产品上做文章,通过平台直供需求端,减少中间环节,让贫困农民直接受益。基于这样的理念,食用菌大棚逐渐走近他们的视野。
香菇是食用菌的一种,憨头憨脑,花纹斑驳。专家论证,阜平林木资源丰富,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具备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2013年、2014年,在到东北、承德、唐山遵化等地多次考察论证之后,县里决定按照“政府+银行+企业+基地+保险+农户”模式开发食用菌。县里成立了阜平嘉鑫种植有限公司,秉持现代经营理念,由龙头企业统一制棒,统一技术辅导,统一销售,建成标准化、现代化食用菌企业。
万事开头难。没想到,在土地流转这步,就给僵住了。
老百姓以前在“两种两养”上吃过亏,种核桃大枣、养牛养羊失败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农民没有吃过食用菌,更别提养了,难免有疑虑。万一没了粮食,还挣不到钱,咋活命呢?他们强顶着,有人拒绝,有人观望。有的老百姓还嚷嚷说:政府是为了政绩,千万别上当,蘑菇赔了钱,地也给祸害了,赔了夫人又折兵,将来磕头都找不到庙门啊!
食用菌项目开头第一炮,必须攻克难关。县委书记郝国赤和县长刘靖分头到天生桥镇开会,要求镇村干部到群众家中挨家挨户做工作。
那一天,天生桥镇党委书记吴平和嘉鑫公司董事长顾明德来到了天生桥镇栗元铺村,村口就碰见几个老乡在说这件事,老乡唉声叹气,整整争论了一个下午。吴平来到特困户胡计宝家,这是一户难啃的“骨头”。60岁的胡计宝个头不高,黑黑瘦瘦,但是,身体挺直,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胡计宝家住在破旧老宅里,房根儿被耗子钻了洞,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妻子身体弱,儿子因车祸走了,女儿瘫痪,为给女儿治病,欠了一屁股外债。贫穷的痛苦滋味啊,简直就是活受罪。
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春天来了,槐花如雪,满院飘香。吴平和胡计宝坐在院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听说胡计宝当过兵,话题就从对军人的敬意开始,讨论热烈起来。
吴平最后把话题自然转到食用菌大棚上来:老胡,土地流转,种植食用菌,你究竟是哪儿想不通呢?
胡计宝倔倔地说:我这点地啊,鼓捣鼓捣就够吃了!香菇,那玩意儿,咱心里没底啊!
吴平皱着眉头说:老胡啊,亏你还当过兵,是见过世面的。食用菌是政府和公司搞,不管赔了还是赚了,你的土地每年每亩都能拿1000块钱。你还可以在嘉鑫公司上班,得一份工资,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政府和企业对于食用菌考察论证好久了,不会再走弯路了。吴平从交谈中,猜出了他的心结。胡计宝说到自己打工的辛酸,在女儿治病急需钱却要不到工钱的时候,他很绝望。老胡不是没有拼过,他养过羊,种过核桃,到头来钱没挣到,富起来的愿望,终于渐渐破灭了。家里这点土地,玉米和土豆好歹养活了家人,这就是他家的命根子。
吴平看懂了,胡计宝的心结在这点土地上,继续劝说:你老胡是聪明人,怎么净说头脑僵硬的话呢?听说你为孩子看病,还借了点儿钱,所以,你更应该支持土地流转啊!我建议,你先上班观察一阵,学会了技术,将来也包两个食用菌大棚,这样一来,你那点儿外债还成问题吗?
吴书记怎么知道我有外债啊?胡计宝暗暗吃了一惊,继而有些感动。
这一次,吴平并没有完全说通胡计宝,但是,情感拉近了。他看出来,胡计宝口头有了一些松动。
隔了几天,吴平带着米、面和油,又来看望胡计宝。
胡计宝终于想明白了,笑了,心如烈火燃烧,眼睛灯一样明亮。那是一种信任和期盼。
2016年夏天,阜平开始大规模建设食用菌大棚,每个场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还引来一些看热闹的乡亲们。
郝国赤常常到企业来,除了查看大棚进展,就是与专家商量技术,与企业家研究经营方式。为了跟大市场对接,县里出台政策,制定了“六统一分”方案——统一制棒,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分散经营。骆驼湾建食用菌大棚了,顾家台也跟进了,黑色塑料棚,远远地看,既壮观又神秘。食用菌大棚在阜平铺开速度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如果从太行山上空俯瞰,食用菌大棚像一片黑森林,阳光里,又如一串串黑珍珠晶莹璀璨……
盖好了大棚,建好了车间,胡计宝和爱人怀着期待而忐忑的心情进入公司打工。经过培训,胡计宝在装袋车间当上了拌料工,妻子在接菌室工作。
建大棚的时候,胡计宝地里的玉米长高了,再等等就可以煮着吃了。但是,时间紧迫,青苗儿被铲车铲了,老胡心疼得蹲在山坡流了泪。落泪归落泪,他拿着锄头,带头冲进玉米地,狠狠地铲倒一棵棵亲手种养的玉米。他还给邻居做工作:有舍才有得啊!
吴平到车间看望胡计宝:老胡,我都听说了,你不愧是军人,为了建大棚,带头铲玉米,好样的!
吴平低声说:你们两口子,收入不低吧?哎,说心里话,想没想过,你们两口子也承包食用菌大棚啊?
胡计宝愣了一下,笑着说:谢谢你吴书记,我打工每月收入5000块,老婆也能挣4000块,这比干啥不好啊?至于承包菌棚,我再瞅瞅,再瞅瞅……
吴平笑了:别跟我绕弯弯儿啦,如今老百姓抢包菌棚,都抢红了眼,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儿啦!
胡计宝红着脸笑了:我琢磨琢磨啊!他满脸的皱纹菊花似的开了。
2018年,胡计宝和爱人凭工资就攒了十几万块钱,日子慢慢好起来了,还给女儿买了一辆轮椅。他还揣着钱,还上了亲戚的借款。
胡计宝永不会忘记当年借钱的煎熬:来日怎样还,真是没个底,可算来算去,还是必须借啊。他那可爱的儿子,可怜的儿子,就是因为要帮父亲还债,才独自出去打工的,却不幸在车祸中走了。
还完债回到家里,胡计宝一把抱住了儿子留下的帽子和衣裳,贴胸抱着,久久抱着,老泪纵横:儿子,爸爸想你啊,爸爸把债还上了,家里也富裕了,儿啊,回来看看吧!
有悲也有喜。胡计宝住上了新房子,积极参加党员活动,他来到了城南庄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在大院里,人们跟着讲解员慢慢走过的时候,突然,胡计宝啪地一个立正,缓缓抬起胳膊,对着聂荣臻元帅的铜像,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他表情凝重,目光如炬。他想起了聂帅那句话:阜平不富,死不瞑目!他用一个老兵的军礼,告诉聂帅,他作为阜平的特困户,如今富起来了!
胡计宝记得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故事。1942年,抗战时期,太行山大旱,颗粒无收。老百姓没了粮食,聂荣臻的部队也断了粮,军人饿着肚子怎能打鬼子啊?部队没有办法,也跟老百姓一起上树采摘树叶吃,一棵大树上的树叶,够一个排的人吃上一天!聂荣臻司令得知这一情况,当即颁发一道命令:五十公里以内,禁止部队采摘树叶,把树叶让给老百姓!但是,老百姓心中惦记子弟兵,用驴车拉树叶送给部队,胡计宝的爷爷,曾经赶着驴车给部队送过树叶,还得过边区政府的奖励。有一次,一场战役过后,老百姓打扫战场,在八路军烈士遗体的兜里,发现了几片干了的扁菱形树叶和两粒大枣。
胡计宝从爷爷嘴里知道了聂荣臻元帅,今天,他又亲眼看见了县长怎样待他,这种鱼水情谊,与当年有何两样啊!
刘俊亮难过了两天,又发疯般地投入了扶贫工作,食用菌园区需要他!
医生说:你的女儿刘奕慧耳朵聋了!
阜平龙泉关镇书记刘俊亮听到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的话,犹如五雷轰顶,眼前一黑,险些栽倒。还没等他询问啥原因,医生就随口问:孩子最近用过青霉素没有?
刘俊亮个头不高,胖圆圆的脸,虎头虎脑,龙泉关镇老百姓幽默地夸奖刘俊亮,生就一副蛮横相,藏着一颗菩萨心。阜平龙泉关镇是典型的贫困乡镇。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骆驼湾、顾家台看望困难群众,这两个贫困村都归属龙泉关镇。可见,龙泉关镇扶贫攻坚任务有多重。那一年,总书记来的时候,刘俊亮作为一镇之长,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讲话,深受鼓舞。
食用菌产业带动致富是一个好时机,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可此时,女儿却摊上了这样的大事!
此刻,面对医生,刘俊亮焦急地说:十天前,她感冒发烧,她娘带她到诊所打了三天青霉素!大夫,还有办法医治吗?
医生皱起了眉头:青霉素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你们是哪里人啊?
刘俊亮说:河北保定阜平县,革命老区!
医生终于明白了,那是国家级贫困县。
医生迟疑了一下说:治疗还有希望,但是,你们家长要有心理准备,程序多,费用高,至少30多万元!
刘俊亮傻傻地愣在那里,心如刀绞。女儿才3岁,不治病咋成?可是,要这么多钱啊?该责怪老婆吗?还是恨自己?责怪和恨又有啥用呢?他左思右想,不知该咋办了。过了好半天,刘俊亮回过神来,走出诊室,弯腰抱起女儿,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儿,泪水夺眶而出:女儿啊,是爸爸对不起你啊!
30多万元的医疗费,难住了刘俊亮!
此事说起来一般人不会相信。老百姓穷,哪有干部穷的?主政一方的书记,哪能为这点钱作难?鞋紧鞋松,只有自己知道。刘俊亮手里真的拿不出这些钱。刘俊亮父亲已去世,母亲多年瘫痪在床,医疗费流水般耗去,老婆王彦玲是县城建局临时工,他们要供养儿子读书,如今再添了这个残疾女儿,那点工资能够花吗?
刘俊亮突然想起来了,不能都怪妻子。那一阵,刘俊亮带着干部去各村查看食用菌大棚,涉及土地流转,家家户户做工作,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俩月都没回家。女儿发烧,妻子打电话告诉他了,他大意了,没有当回事,妻子就抱着女儿到镇政府找他来了。这个傻娘们啊,治病都是在城里,哪有往乡下跑的?如果他那天不上山调解食用菌园纠纷,或是晚十分钟出发,就不会与母女擦肩而过,孩子的病或许就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了,生活真是捉弄人啊!
刘俊亮想,以后好好待这个闺女。或者,赶紧攒钱,凑够了钱就到北京给小奕慧做手术!这一天早上,王彦玲给婆婆辛菊擦脸,梳理头发,也不知怎么说漏了嘴,婆婆知道了刘奕慧的病情,叫儿媳把孙女带到床前,伸出枯手,伤心地抚摸着孙女的小脸,哭着说:奕慧啊,别急啊,奶奶跟你爸爸说,一定让你治好耳朵啊!小奕慧呆呆地站着,听不见奶奶的话。婆婆给刘俊亮打电话,气恼地喊:我是你妈,忙,咋忙,也赶紧给我滚回来!刘俊亮满口答应着。晚上吃饭时,刘俊亮急忙回了一趟县城。进了家,直奔母亲的房间,母亲流着眼泪说:俊亮啊,奕慧可是你亲骨肉啊,咱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奕慧治好耳朵啊!
抱着一丝希望,刘俊亮带着妻子和女儿又去了北京,他多希望权威医院能推翻之前的诊断结果。他一直瞒着妻子,闺女耳朵聋了是因为那一针青霉素。如果她知道了,一定会深深地自责,甚至会精神崩溃。这一次,医生说刘奕慧的手术要开颅,大手术,开颅也没有把握能治好。这消息,对刘俊亮来说,就像一颗炸弹爆炸了。他和妻子失望地回来了。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能选择无畏!
刘俊亮难过了两天,又发疯般地投入了扶贫工作,食用菌园区需要他,他把家里的事忘到脑后了。上级各部门,包括北京的大机关,都对龙泉关镇扶贫大力支持,下了大功夫,他刘俊亮有啥理由不拼命啊?
王卫清截住了汽车,大声吼:你是专家,俺家要是亏本了,你要负责!侯桂森坚定地说:我经历过,你大胆种植吧,我负责!
说到食用菌,科技支撑非常重要。有两个关键人物,应该进入阜平食用菌发展史册。
2015年9月28日,阜平县召开了食用菌大会,会上成立了食用菌领导小组,同时成立10人专家组,通占元为组长,侯桂森为副组长,他们起草了《2015—2017年阜平食用菌发展规划》。
通占元是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站长,二级推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阜平县挂职副县长,人称“蘑菇县长”。通占元2015年9月来到阜平,对阜平食用菌了如指掌,他曾用两年时间对河北省野生菌种类和食用菌病虫害种类进行调研,先后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探索出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生产模式。
侯桂森是廊坊职业技术学校退休教师,他迷恋食用菌技术,是菇农的贴心人。2013年,侯桂森就帮助红草河村和马兰村、大连地村建设了零散食用菌棚,2015年春天,侯桂森在马兰食用菌大棚认识了通占元,此后,他们在阜平食用菌技术合作中结下深厚友谊。
侯桂森和通占元设计建立了食用菌技术服务体系。他们从承德、邯郸等地请过来一批技术员,手把手教授阜平农民。过去,这类产业都是一家一户经营。为了与大市场对接,通占元提出,必须引进龙头企业,以企业为主体带动食用菌产业,他托朋友拉关系,走访企业,表明诚意,引进了10家龙头企业,因为水土不服,最终留下了4家。通占元和侯桂森与企业商议,统一制作菌棒,规定了全国先进的菌棒行业标准。
通占元买书籍,查资料,拜专家,访菇农,组织制定了三年建成“一核,四带,百园覆盖”的食用菌产业区域布局计划。通占元每天都在大山里忙碌,不分白天黑夜,菇农和企业随叫随到,遇山开山,遇水搭桥,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妻子任利珍白天给他打电话总是占线,只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通占元才能抽空给妻子回个电话。
2016年7月,建食用菌大棚的时候,还有一些波折。老百姓贷款建设大棚,一个大棚4到6万元的成本,大台乡的几个菇农,越看心中越没底,脚底抹油开溜了,嚷嚷着:大棚不要了,贷款也不还了!别的地方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通占元和侯桂森听说,吃了一惊,万分担忧,事情重大,具有普遍性,他们马上报告县里后,县领导最终决策,县里和企业结合,统一建棚。一流的二代棚,每个棚投资20万元,560平方米,存放30000个菌棒,长宽比例统一,外遮阳,内喷水,立体栽培,技术一流。老百姓只买菌棒生产,只负责管理,负担小,收益高。一场风波终于化解于无形。
2016年夏天,史家寨乡下庄村菇农王卫清家菌棒变红了,他们一家人傻眼了。这怕要绝产绝收啊!父亲抱头痛哭,王卫清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的志向是做一个出色的菇农,谁知第一场就打了哑炮。
侯桂森听说了,赶紧找到王卫清。王卫清已经把菌棒扔进沟里了,侯桂森让他再抱回来。侯桂森捡起从沟里捡回的发红的菌棒,仔细看着说:没有问题,这是洒菌,也叫链孢霉,是你管理不当,调理一下,能够产菇的!
王卫清呆若木鸡,可怜兮兮,问:是吗?咋调理呢?
侯桂森又把菌棒情况明明白白地分析了一遍,准备上车走了,王卫清截住了汽车,大声吼:你是专家,俺家要是亏本了,你要负责!
侯桂森坚定地说:我经历过,你大胆种植吧,我负责!
王卫清缓缓挪开身子,望着远去的汽车发呆。
王卫清还是不放心,又叫通占元过来看过,通占元也说没问题,然后给他讲解调理办法。他这才放心落胆地干了。
王卫清一边学习一边调理,看着小花伞似的蘑菇一天天长大,像是有了灵魂。这批菌菇让他挣了3万元,他也与通占元和侯桂森成了好朋友。
顾家台的贫困户马秀英,2016年夏天首批承包了食用菌大棚。从大棚淋水、控温到疏菇、出菇,养食用菌,每一阶段都得细心,特别适合女人干。开始的时候,马秀英在技术上心中没底,整夜睡不着觉,公司得知这情况,马上给顾家台派来了技术总监王子全。
50岁的王子全总监,瘦瘦的身体,戴着花镜,有些文墨气。多云的夏日,闷热的天气,他全程指导,手把手教马秀英,常常大汗淋漓。菌棒入棚,清理卫生,消毒,撒白灰,打眼儿,食用菌入棒,上架,4天后,就得把菌棒的塑料摘掉,向菌棒里打氧,50天以后出菇。出菇的时候,最需要人手,有时会出现用工荒。马秀英的老公就帮助她出菇,有时还雇一些采菇人,每小时10元工钱。
天热的时候,夜里要不断采摘香菇,稍有疏忽,蘑菇等级就差了。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定了不同的等级标准。花菇和白面菇属于一等,价格6元至8元一斤,黑菇、小菇3元一斤,菜菇、豆菇和片菇一元半一斤。南方人讲究煲汤,马秀英的花菇和白面菇远销香港、上海、广州、深圳。
有一天,公司来人算营收账,刨去各种支出,两个食用菌大棚,一年纯剩8万元。“我这不是做梦吧?”马秀英说话的神情,仿佛从天堂归来。
嘉鑫种植有限公司齐建利经理算了一笔账。公司带动阜平8个乡镇,建成食用菌规模园区98个,高标准大棚4610栋,年产食用菌和木耳5.5万吨,年产值4.5亿元,662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7万元,《阜平香菇:老乡菇圆老乡梦》入选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评选的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一方穷困,八方支援!
北京西城区金融街集团帮扶阜平台峪乡平房村食用菌产业。这村原来就建有44栋食用菌大棚,他们帮扶赵立伟等贫困户建立了四季出菇的第二代大棚。可以说,这是香菇大棚华丽升级!一等菇产出率大大提高,每户承包的一栋棚,一年纯挣8万元,是原来两个棚的收入。增收的农民眉开眼笑,快乐无比。
小小香菇啊,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它给阜平人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尊严,带来了荣耀!
(作者:关仁山,系河北省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