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实干在一线】
开栏的话
当前,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涌现出很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普通群众,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企业家,勇于尝试、爱拼会赢的创业者,以及在艰苦边远地区坚守岗位的先进人物。他们将个人奋斗与经济脉动深度连接,将出彩人生熔铸于时代舞台,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贡献心血才智。本报今起开设《奋斗实干在一线》专栏,用心用情讲述基层一线奋斗实干的感人故事。
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在广西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力保民生,倾情稳就业,奋斗在基层,实干在一线,用行动托举起群众的幸福感。
富硒红黑米种植促就业
眼下正是农作物收获时节。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大周村村路旁的稻田里,富硒稻穗金色灿灿,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我们建立了4个富硒稻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千余户群众发展富硒稻3000亩,亩均收入提高20%,为172户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促进105户脱贫。”共产党员、贵港市和顺食品公司董事长韦荣华说。
韦荣华是覃塘人,专注于创新科学方法种田。2014年,在外创业有成的韦荣华,获知家乡土地富含有机硒的优势,便回乡创办企业,建立科研、培育基地,潜心钻研红黑水稻品种培育和大田栽培技术,已有两项技术获国家专利。
“作为党员,不能忘记回报乡亲的初心;作为企业,也应尽一份社会责任。”韦荣华说。今年年初,他又在3个贫困村扩种500亩富硒红黑米水稻、1200亩白米水稻,为1027户群众增加租地收入,解决67户贫困户长年务工问题。
不仅农户,村集体也从种植基地中获益。“和顺公司与村里合作建立150亩富硒红黑米种植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多元,给17户贫困户每户增加租金4万元。”三里镇水仙村支书闭金华告诉记者。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务工人员就业渠道减少。韦荣华对此早有准备,他开拓食品加工业,扩大就业容量,固定吸纳员工56人,每人月薪3000元以上。“在家门口务工,月工资3200元,又能兼顾家庭,年底实现脱贫胜券在握。”村民谢爱华高兴地说。
“红色共耕”产业惠民生
“流转土地租金和分红,加上务工收入,一年能有两万多元,我打心底里感激梁书记。”说起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驻村第一书记梁贤欢,村民韦秀英频频点赞。
东里是红色乡村,土地革命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曾在这里创办“共耕社”,收到良好效果。梁贤欢便以此作为发展脱贫产业的切入点,着手打造“红色共耕”系列产业项目。
经过调研,梁贤欢提出,将东里阳光玫瑰葡萄园由原来的100亩扩种至300亩,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搞产业、建项目,必然涉及土地。东里村土地资源匮乏,土地经营权流转难度大,葡萄园租地工作难以推进。他多方协调,拿出令群众满意的租金标准,一家一户登门动员,终于完成了葡萄扩种工作。
扩种完成后,资金、技术、市场又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梁贤欢决定向外借力,与广西农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使东里村在政策指导、资金帮扶、市场开发、技术指导等方面获得支持。
疫情导致部分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流,东里村将保民生、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梁贤欢说:“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也是最大的民生。目前‘红色共耕’脱贫产业正在稳步发展,去年引进一家公司发展肉牛养殖,为当地提供10多个务工岗位,还带动青饲料发展,群众的玉米秸秆等得以变草为宝,收入渠道增多。”
入夏以来,东里村阳光玫瑰葡萄丰收在望,预计产值将达600多万元,山野毛葡萄、三色蜜柚、桑蚕、核桃和油茶等产业经济效益也开始凸显。“这些产业每年能为本村创造务工岗位4000多人次,其中32名贫困群众长期参与务工,人均收入近万元,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工作的目标。”梁贤欢说。
解决“挠头事”为民办实事
宽广的环村路、整齐的住宅楼、笔直的巷道;入夜,路灯亮起来,锣鼓敲起来,山歌唱起来,舞蹈跳起来……天峨县纳直乡那里村的小康生活,令周边村屯艳羡不已。
那里村的变迁,是村支书罗大鹏矢志奋斗的方向。早在1992年,罗大鹏靠承包电力工程,过上了率先致富的生活。“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算富。”2008年,罗大鹏做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回归乡土反哺桑梓,并高票当选村委主任。
放着舒坦日子不过,妻子一时难以理解。罗大鹏说:“村里太穷了,有的老乡赶街,连几块钱的车费都拿不出;有的病了没钱买药只好硬扛着。看到这些,我心里堵得慌。既然群众信任我,我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扩建村委办公楼、动员库区移民搬迁、硬化码头……罗大鹏上任后,利用做生意时积累的资源,倾力办成了一件件“挠头事”,令村民刮目相看。
担任村委主任3年后,罗大鹏接过了村支书的担子。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抓好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和人畜分离、队屯硬化路……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困境的举措。按照规定,群众入住新房后,要拆除危旧房。“动员拆除危旧房,比当初动员搬迁难度还大!”罗大鹏坦言,截至今年5月,村里还有6个屯24户没有拆除危旧房,进度一度拖了后腿。
“活人能被尿憋死?办法总比困难多。”罗大鹏和挂村乡领导、村“两委”干部分析研判拆危拆旧工作,决定因户施策,建立工作台账,对危旧房按户进行拆除。
复工复产以来,罗大鹏每天早出晚归,登门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同时,要求各村小组党员和干部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激发群众支持参与拆危拆旧工作的积极性。一度被拖了后腿的危旧房工作,终于迎头赶上,近日将全面完成任务。
在拆除危旧房的过程中,罗大鹏与扶贫干部一道帮助群众搬运转移家具、生活生产资料,常常一身灰满脚泥,但他依旧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当干部就尽全力为群众办事”——那里村委办公室墙上的一行大字,正是罗大鹏的座右铭,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初心与使命的写照。
(本报南宁7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黄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