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故事】
我今年53岁,投身医疗事业27年,这些年多次担任重庆市与呼吸相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经受过很多危急、复杂情况的考验,但是今年1月到6月的经历却令我最难以忘怀。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在几个月里我先后担任新冠肺炎重庆市涉外定点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黔江集中救治中心、重庆市万州集中救治中心与中国政府赴阿尔及利亚和苏丹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国内外数万公里辗转抗疫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与“人民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1月20日和1月23日,我两次建议对疫情严重地区来渝人员实行从社区到村镇的密切追踪和居家管理,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重庆疫情网格化管理制度的出台。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我奉命赶往与湖北接壤的黔江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一边到周边区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一边不分昼夜3天内完成从集中救治中心选址到高标准改建并投入使用的各项工作。大家一起创新性制定的救治工作精准管理流程和制度,很快在全市推广,也为黔江集中救治中心后来率先实现病例清零奠定了基础。
在万州疫情防控日趋严峻之际,我奉命于2月13日赶往万州集中救治中心担任专家组组长。面对巨大的压力,专家组一边组织全力救治危重患者,一边根据疫情演变制定了四轴联动、“四圈”分治、四类分管的防控防治策略。专家组还建立了多项危重症救治关键技术,迅速稳定和扭转了万州疫情防控形势,使万州集中救治中心成为继黔江之后重庆第二个实现清零的中心。
5月13日,我国赴阿尔及利亚和苏丹抗疫医疗专家组在重庆集结,作为中国政府迄今派出的规模最大的援外抗疫医疗专家组(重庆+澳门)组长和副团长,率队远赴非洲阿尔及利亚和苏丹抗疫,克服斋月、宵禁、语言、动荡、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酷暑、其他传染病肆掠、贫穷、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等困难和险境,专家组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牢记大国担当,与两国卫生部、国家疾控中心等抗疫决策层,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办事处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协助他们制定防疫抗疫政策。深入定点救治医院和隔离病房协助与直接参与救治患者,1个多月里,医疗组累计参访医疗机构23家次,深入10家医院隔离病房15次,召开经验交流和病例研讨会56次,培训30次,累计培训5400余人,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具备一定水平的新冠肺炎救治医疗队,并形成和递交多语种国家级建议书两份,圆满并超额完成了国家交办的各项任务。
我只是众多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使命必达”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在我所在的科室,疫情期间还有22名医护人员像我一样,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孝感和重庆各救治中心,在全国,还有更多的人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战疫,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在半年的抗疫生涯中,我明白逆行的背后,是医者的使命,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每一位战士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本报记者张国圣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