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9日 星期日

    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医疗帮扶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林川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9日 04版)

        看病难,特别是看大病难,曾是困扰海南西部地区百万群众的心头事。琼西地区近300万人口,2018年前没有一家三甲医院。由于医疗水平受限,老百姓看大病要到省会海口,甚至前往广州、上海等地问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面对就医服务供求不平衡的现实形势,2014年,总投资5.8亿元的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一期工程在儋州市投入使用。但医院好建,医生难找。为了短期内迅速提升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2017年9月,在海南省政府和省卫健委的牵线搭桥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简称上海九院)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牵手联姻”,共同组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海南)儋州医联体,开了琼沪两地建立跨省辐射型医联体的先河。

    从0到10

        33岁的吴正武家住洋浦三都镇,他从7岁开始,嘴巴慢慢就很难张开,后来张口最大只能打开3毫米上下齿距。26年来,他吃饭只能从牙缝塞进去,平时只能吃一些白粥、面条、牛奶等流食。

        今年5月8日,吴正武慕名来到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经CT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右颞下颌关节强直。该科主任、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副主任医师任振虎决定为他实施左蹑下颌关节成形术。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努力,吴正武嘴巴最大张口度增加到了30毫米,目前已基本痊愈。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琼西地区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这只是上海九院专家团队进驻儋州以来,西部中心医院医疗技术显著提升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在上海医疗团队的帮扶下,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已建设感染科、放射科、ICU、产科、骨科、泌尿外科、超声医学科、妇科、口腔科、整复烧伤科等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2017年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儋州医联体组建以来,西部中心医院在上海九院的鼎力支持下,共开展了112项新技术,多项技术填补海南和琼西地区空白,其中海南省首例2项,海南西部地区首例40多项。

        “我们的医联体还有个特殊之处,就是上海九院保障专家工资水平,减轻地方负担。”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执行院长、副主任医师张少明表示,“合作期间,每年从上海派驻儋州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5人至20人,院士等每月流动到儋州给病人会诊、动大手术。这在上海九院与国内多省份联办的医联体中是唯一的。”

        从数据来看,群众对西部中心医院的信任也在逐年提升。2017至2019年,西部中心医院实现就诊人数增长近6万人次,中高风险手术增加2566台,业务收入增长9426万元。

    从“让我做”到“我想做”

        陈真是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妇产科的年轻医生,今年只有34岁,但他已经是腹腔镜微创手术主刀医生了。“我不少大学同学同行至今连手术刀都没摸过,而我现在每个月都主刀做20多台腹腔镜微创手术了。”陈真说,如果没有上海九院派驻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任青手把手“传帮带”,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技术。

        不仅是技术输入,上海九院对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实行的是全面托管,这有别于传统松散型“医联体”医院托管模式,在医疗人才、管理模式方面,上海九院也积极推动自身资源在海南落地、生根。据介绍,这是传统“医联体”建设的一次升级,也是对新型医院集团化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

        上海九院医院管理团队进驻后,首先开展人事制度改革:选配13名上海九院资深专家到临床医技科室任主任,调整和充实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公开竞聘26名职能科室领导和15名护士长,并严格控制后勤和行政人员岗位数。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外科护士长莫玉珠是儋州本地人,当第一次听上海团队改革体制、推行竞岗时,她的本能反应是畏惧。但莫玉珠说,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是,在九院专家的指导下,短短两年时间里,她从一名普通的护士长,成长为一名兼顾管理与业务的“多面手”,负责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外科片区的同时,兼任那大镇卫生院护理部主任。

        “现在医院管理进一步优化,全院上下,医护人员都实现了从‘让我做’到‘我想做’的转变。”张少明表示,通过改革,儋州本地医护的潜力被不断挖掘:泌尿外科住院医生夏洋洲主动参加海南省统一考试,入选国家“西部之光”计划;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闫志强转变诊疗理念、细化科研思路,拿下海南省级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课题;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超权主动申请回母校空军军医大学进修半年,基本掌握“电生理+射频消融术”,仅两年便成为独当一面的科室骨干。

        如今,除那大镇卫生院、木棠镇中心卫生院两家基层医疗机构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外,今年4月起和庆镇卫生院、东成镇中心卫生院、中和镇卫生院等11家医疗机构也被纳入西部中心医院医联体。

    从“要我来”到“我要留下来”

        近三年时间里,西部中心医院从寂寂无闻到名声在外的背后,是上海九院医疗团队克服各种困难,无私奉献而完成的默默坚守。

        对比上海,儋州地理位置偏远,生活环境差异大,人才进不来,也不愿意来。“当初问我要不要来时,我心里也是犹豫的。”上海九院泌尿外科专家潘惟昕是第一批来琼专家之一,他坦言领导问第一轮时,自己心里十分犯难,因为女儿即将面临高考,妻子工作压力大也需要陪伴。但当无人回应、领导再次征求潘惟昕意见时,他想的是“医疗落后地区总得有人来帮一把”。于是,潘惟昕获得家人的理解后,奔赴儋州,他将这趟旅程视为“二次创业”。

        不仅是潘惟昕,每一名专家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在“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信念面前,困难只是“纸老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业务主任、副主任医师程芃的爱人辞去工作、来儋陪同,为妻子做好生活后盾;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急诊科业务主任、上海九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汪坚敏习惯了在往返上海的交通上花费两天宝贵的假期;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骨科行政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华为了不延误病人的病情,在休假中紧急返回参与手术……

        上海九院还发挥“朋友圈”优势,把名家名医请到儋州来开展学术活动。在接管的33个月里,西部中心医院开展学术活动60余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戴尅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科专家韩德民等一批知名专家应邀开讲。学术旋风带动了理论研究的热度,一批中青年医生发论文、拿课题,高级职称人数由合作前的69人增至124人。

        一转眼,张少明和他的7位小伙伴来儋州已经快三年。本来他们与医院签的协议是2年,可协议期满后他们却主动申请继续留下来。问起原因,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医生都看不得患者痛苦的样子,驻儋州这段时间,是自己从医多年来最辛苦也是最有成就感的经历。就算最终要回去,也一定要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儋州。

        (本报记者 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林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