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9日 星期日

    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

    ——安徽农业大学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脉找路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曹雷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9日 01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两个月时间,安徽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团队往定远县跑了十几趟,把定远县地形地貌、农业条件看了个遍,“心里有了底”。

        他们正在为定远县制定全县以及70个贫困村扶贫产业规划。为此,学校组建了10个攻关小组,“打包”制定全县的扶贫产业规划。“这些村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群众选产业比较盲目,定位不准,我们帮助他们把好脉、找准路子,在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的基础上,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专家团队成员、农学院教授董召荣说。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该校在脱贫攻坚中的决心和成绩:每年8000多人次专家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安徽省60%以上县域主导产业由该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安徽17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中14个由该校负责规划,为地方打造了100多个特色产业……

        “哪里有贫困的影子,哪里就是安农人的主战场。”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育人报国的“大擂台”,集聚优势资源和人才,向安徽贫困一线发起“总攻”,既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也擘画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先遣队”安营扎寨

        定远县地处安徽东部丘陵区,农业生产条件一般。如何找到一条适应发展的农业转型之路,一直困扰着当地。

        正在这时,安徽农业大学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一站一盟一中心”,即建设综合试验站,成立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组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

        “综合试验站就像一个个‘科技哨所’建在田间地头,把学校的根扎在农业生产一线。”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操海群介绍,产学研联盟像个中枢,实现学校科研成果与农业技术需求的无缝对接,推广中心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执行者。

        2016年4月,定远县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建成,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子军成为首任站长,代表学校“驻扎”定远县,组建了水稻、小麦、猪禽等九大产业联盟。九大产业联盟的专家跑遍了全县22个乡镇,为每个乡镇量身定做了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每个联盟的首席专家,要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到每个月至少一次实地指导产业发展,从指导具体的生产环节,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张子军说,“以前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就行了,现在要跟当地的农技人才捆在一起,把产业兴起来。”

        张子军同时担任草牧业产业联盟首席专家,他“联手”地方农技团队,成功在100多亩江淮分水岭低产田上种植出牧草,并进行杜泊羊和湖羊的杂交选育科研工作,推广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种养加销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几年来,试验站共为定远县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定远县退出贫困县行列。

        今年4月1日,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西南综合试验站签约。“从此,我们将形成覆盖安徽省主导农业产业的格局,力争为推动安徽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说。

        一个个综合试验站就像该校驻扎在农业一线的“先遣队”,支撑起一个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激荡起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攻坚队”拔除穷根

        一大早,金寨县大畈村种植户叶乃军就走到田里,查看茭白长势,望着漫山遍野绿油油即将收获的茭白,叶乃军喜不自胜。几年前,叶乃军还是一个贫困户,几亩地一年忙到头收入不足5000元,短短几年时间,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叶乃军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而这一切都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扶贫工作队的到来。

        大畈村位于大别山区,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村民用电和自来水都不正常,集体经济几乎是空白。

        大畈村和颍上县吴寨村同是安徽农业大学的对口帮扶村。学校向两个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帮助两个村制定了三年脱贫帮扶措施,每年列出专项经费对口支援建设,组织多名专家作为产业顾问常年奔波在学校和村子间。

        一年的时间,大畈村7条通组通户通学校的硬化道路建成。第一条水泥路正式通行时,村民们燃起了鞭炮。没过多久,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让老百姓脱贫,关键是要找到能致富的产业。工作队请来专家,为大畈村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根据大畈村水土贫瘠,但有高海拔的环境优势,决定打造高山有机农业。

        叶乃军在工作队的动员下,试种了几亩高山茭白,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一季下来赚了不少钱。“专家的话管用!”三年时间,他把茭白种植面积增加到20多亩,纯收益增加十几万元,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

        几年的时间,学校帮助大畈村打造了高山茶叶、高山有机香稻、高山蔬菜、生态养殖、中药材和蚕桑等特色产业。2017年,大畈村由原先的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2019年成为安徽省第一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一个专家,可以挽救一个濒临绝境的产业;一个团队,就能打造一个富民强农的产业。

        而160公里外的吴寨村,是颍上县重点贫困村,全村无生产型企业,贫困发生率高达14.6%。专家团队为该村确定设施蔬果大棚种植和畜禽养殖两个重点突破方向,平均每周一个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

        短短几年的时间,吴寨村从没有设施农业,到新品种、新技术陆续落地生根,发展到蔬果大棚种植130余亩;从无成规模养殖业,到生猪年出栏2万头,肉羊年出栏300只,肉牛年出栏100余头,禽类常年存栏10余万只。

        有了两个村的成功经验,该校探索出一条产业整村扶贫模式——因村制宜、精准施策,稳定发展1~2项长线种养业,扶持发展2~3项短线特色种养业。

        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在金寨县古碑镇迎河村、宋河村,吴家店镇东高村、竹根河村,石台县仁里镇杏溪村5个重点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整村推进。

        几年前,宋河村的茶园还是“鸡肋”,产量不高、质量不行,卖不上好价钱。该校专家团队提出以重振优质茶叶生产为重点,以稳定山核桃种植与黑毛猪等畜禽养殖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多种经营发展路径,几年的时间,经过改造提升,全村优质茶园面积达5000余亩。产业发展起来,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户老杨一到采茶季,就在茶园帮忙,一天能有150元的收入,一季采茶收入就能有3000多元。

    “地方军”异军突起

        金寨县农委农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贤东原来自认是猕猴桃专家,但前几年当地猕猴桃患溃疡病大批死亡,朱贤东感觉遭受了重击,“看着果树大片死去,却无能为力。”

        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朱立武来到了金寨县解决猕猴桃溃疡病问题。朱贤东天天跟在朱教授后面,一段时间下来,朱贤东大为诧异,“在朱教授面前我简直就是个小学生,原来种猕猴桃还有这么多道道。”如今,朱贤东感觉又成了“专家”。“我们和高校的专家结成对子,老把式变成了土专家,我们这支沉寂的农技队伍又焕发了活力。”

        “一站一盟一中心”模式的运行,激活了像朱贤东这样当地农技人员的活力,提升了农技人员的素质。

        为乡村培养一支“永久型”人才,建设一支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乡土领军人物,激发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也是该校在脱贫攻坚中的“重头戏”。

        金寨县的傅贤悦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因为没有技术,找不到什么“好饭碗”。2011年,傅贤悦参加了安徽农业大学举办的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班,经过三年系统的学习,回到东冲村当上了“致富带头人”。

        以前村里种茶叶都是靠天收,茶叶质量不好,每斤只能卖一二十元。傅贤悦把茶学专家请到村里,教茶农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如今该村茶叶质量大为提升,最高的每斤卖到一两千元,种茶收益增加了四五倍。“村大工程既圆了我的大学梦,也让我带着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傅贤悦高兴地说。

        傅贤悦参加的“村大工程”,就是该校实施的“乡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将“世代传承的老经验”变成“明政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村大工程”的目标。

        多年来,这项“乡土人才”培养工程在安徽全省14个市81个县区展开,培训学员2.5万多人,造就了4000多个致富带头人。学校还先后承担958名省级青年农场主和203名省级农业经理人培训工作,组织20多位校内知名专家开展800多次跟踪指导服务,为地方打造了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地方军”。

        据统计,该校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的专家全部为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占80%以上,大多数为全国、全省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指挥部”运筹帷幄

        最近,庐江县泥河镇多了一道“景观”:100多亩光伏发电板下长满了猕猴桃,引得许多村民啧啧称奇。

        光伏板下种植猕猴桃是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贾兵出的主意。一开始当地百姓“百般阻拦”,没想到效果却很好。贾兵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可以产高品质果1500多斤,每斤5~10元,纯效益可以增加五六千元。

        这种“大胆”的想法对贾兵来说不是头一次,前几年,他还在皖北引种了猕猴桃,结束了安徽北方不能种猕猴桃的历史。贾兵每年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农村跑,“我一到地里,精神就来了,这么多年跟农民打交道,把大家的烦心事当作自己的事,很有成就感。”

        如何激励广大师生像贾兵这样投身“三农”一线,这是安农大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大考”。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专家师生愿意到农村去,我们农业大学的根基就会更牢固,服务三农的价值就会更彰显。”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说。

        制度设计是关键。设立推广型教授,就是该校一项制度创新。

        按照规定,推广型教授在发表论文数量、教学方面相对降低要求,但在技术推广方面却很严苛:连续三年每年在基层从事科技成果推广不少于4个月,每年培训任务不少于80学时。其次,更注重技术推广效果和社会认同度。“推广型教授的设立就是为了鼓励更多擅长推广、喜欢推广的专家扎在农村。但推广型教授绝对不是降低了职称评审的要求,如果在成果转化方面不拔尖,也很难通过。”夏涛说。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金铃前几年被任命为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站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基层一线工作中,连续六年驻点金寨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同时,作为旌德县“灵芝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他推广种植5个灵芝新品种,产业规模5000多亩,年产值10.9亿元,带动800多户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推广教授”的含金量。

        “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农业一线开展技术服务的人来说,设立推广型教授,让我们的心更定、步更稳,真正把根扎在农村。”何金铃说。

        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这几年,安徽农业大学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中“动作连连”。

        去年12月底,安徽农业大学牵手省内外农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校友企业等175家单位成立了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通过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式,展现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高校力量”和“企业力量”,搭建一个多方合作、融合发展的大舞台。

        学校的精准“排兵”“布阵”,也激荡起安农人投身脱贫攻坚、矢志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一批批专家、中青年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外,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奔走在江淮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强农兴农之歌。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曹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