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退休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施茶村的50后村民洪尚科又找到了自己的“新事业”。在村里的火山石斛园,他指着一丛丛在黝黑火山石中茁壮生长的石斛,骄傲地说:“看看我们的石斛园,除去人工等成本,一年一亩地就能让乡亲们至少拿到两万元的纯收入。”
与石斛园里用双手播种“小康梦”的村民们一样,在距离施茶村50多公里外的抱罗镇抱功村,60后村民周经标也进入鸡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批是去年12月放的鸡苗,今年2月刚卖了一批鸡,一下就赚了4万元。”去年,周经标加入合作社养殖文昌鸡,通过养鸡实现了增收,这让他对未来的好日子有了更多期待。
通过政府帮扶,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都镇漾月村的70后村民羊建壮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家庭生活状况也得到改善。脱贫后,羊建壮的奋斗步伐还没有停歇,最近他又有了新规划:“以后的目标是种番石榴,等我再攒些钱,一定把目标实现。”
从50后、60后到70后,在海南这片热土上,一代代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凭着干劲、拼劲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也返回家乡,续写着新时代海岛人的小康故事。
苦咖啡种出甜蜜生活
在澄迈县福山镇的福山咖啡文化体验中心,咖啡香味缭绕,咖啡生产线正有序运转。筛检、烘干、脱壳、烘焙……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从村民果园里收购的咖啡豆经过悉心加工,走向了全国各地。
福山镇是海南岛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早在20世纪30年代,咖啡种苗及种植方法就已经从国外引入。从那时起,种咖啡、喝咖啡成为福山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形成了独具海南特色的咖啡文化,这也让福山成为发展咖啡产业的“福地”。据福山镇党委书记王锡飞介绍,目前福山镇种植咖啡挂果面积已有3780亩,年产量79.5万千克,年产值3180万元。
在福山咖啡文化体验中心,福山镇洋道村村民符善南运来了自家果园采摘的咖啡豆。“我家种了不到3亩咖啡,卖给经销商一斤只能卖一元多钱,现在与企业合作收购,咖啡豆可以卖到一斤四五元钱。”符善南告诉记者。
通过签订保底协议,当地咖啡企业不仅为农户提供种苗,还对农户种植的咖啡进行保底收购,在产业帮扶下,咖啡种植户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种植的咖啡找不到销路。“现在通过种植咖啡和在咖啡企业打零工,各种收入加起来一年可以挣到10万元左右。”符善南说。
咖啡苦,生活甜。通过政府帮扶和产业带动,这几年符善南不仅收入提高了,生活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符善南高兴地与记者分享他的喜悦:“通过危房改造,我家的房子已经改建成了小楼房,可漂亮了。”
“福山地区现有咖啡馆30多家,咖啡种植合作社15个,从事咖啡行业的有近千人,咖啡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务工致富。”王锡飞说。
在乡村享受生活就是小康
走在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的小路上,南洋风格的民宿掩映在椰林、槟榔树下,秀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海南乡土民俗风情成为这座村庄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然而,说起3年前刚来到南强村驻村工作时村里的面貌,南强美丽乡村项目负责人史庆杰记忆犹新,那时村里还是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村民们居住的很多老房子都已年久失修。
保存古村落传统建筑元素,对老房子进行保护性改造,打造具有南洋特色的民宿……从2017年至今,南强美丽乡村项目在南强村及邻近的大路坡村不断推进,改造后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变美了,游客增多了,村民们增收的机会越来越多了。
“民宿产业直接让村民们实现了增收,从营业额中可以获得分红,出让土地能拿到租金,还能直接在民宿就业。仅在南强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二期的大路坡村,民宿提供的就业岗位就带动了至少50人增收,村民们从产业发展中真正获得了实惠。”史庆杰说。
在民宿产业带动下,村民们的干劲儿越来越足,农家乐、文创基地、音乐酒吧、咖啡店等村民自主创业项目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南强村的民宿凤凰客栈里,80后村民莫翠灿一直在忙前忙后。南强美丽乡村项目投入运营后,村子里的新变化让他下定决心回村工作。“过去村里环境脏乱差,房子也很老旧,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就业。”莫翠灿说,“现在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就业,通过客栈开展的技能培训,还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不用为生活负担操心,能够在乡村享受生活,就是新农村的小康生活。”史庆杰说,在他心目中,这样的小康生活就是南强村现在的模样。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但是奋斗依然不能止步,史庆杰心里已经在想着新的发展规划:“村里的特色文化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今年10月,我们要开始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将在村庄的民宿和景点销售,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见证家乡越变越好
在海口市秀英区施茶村,村志馆广场上一块近3米高的黑色火山石分外引人注目,石头上刻着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3日视察施茶村时留下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嘱托。总书记的嘱托一直牢牢记在施茶村村民们的心里。
走进施茶村的火山石斛园,干净整洁的小路蜿蜒到绿树深处。漫步在林间小路上,道路两旁的园区里是层层叠叠的火山石。在过去,火山石是制约村里发展的“绊脚石”,而现在它却成了让施茶村致富的“金疙瘩”。
施茶村是一座建在火山口的村庄。由于土壤层稀薄缺水,长久以来乡亲们依靠种地难以改变贫困面貌。怎样改变贫困的状况?怎样带着乡亲们奔小康?从种蘑菇、金银花到养鸽子,村里做过种种尝试,效果都不理想。
转机源自2015年的一次考察。在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斌腾村民小组,施茶村“两委”班子对这里种植金钗石斛的成功经验产生了浓厚兴趣。施茶村和斌腾村地貌相同,村里的火山石渗水性透气性好,正适合石斛生长。于是,施茶村尝试着引入了石斛产业。这一试,石斛就在施茶村扎下了根,成了点石成金的“致富草”。
“石斛是一种中药,用处广泛,而且经济效益很好。”返乡就业的90后大学生吴清伟说。村里引进石斛后,吴清伟了解到石斛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于是他辞去大城市的工作回到施茶村,成了村里的石斛种植户,也成了合作社的技术员。
引进石斛种植后,施茶村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本地村民以土地入股,公司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在规模化生产的带动下,如今,全村石斛种植面积已超过500亩,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增收,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3600元提高到2019年的2.4万元。
“除了每亩地种石斛的收入,流转土地也能获得收益,合作社还有分红。我现在还做了合作社的讲解员,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元。”村民洪尚科算着一笔笔收入,打心眼儿里高兴,“靠着这些收入,我自己的吃喝都不愁了。”
回村工作后的吴清伟,收入也比在外工作时提高了不少:“去年我们家拿到了5000元的分红,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也有3000多元。”
回到施茶村,与家乡一起奋斗,一起成长,吴清伟见证了家乡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的变化。“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吸引的游客流量很大,不仅是石斛产业,农家乐、民宿都带动了村里增收。”在火山石斛园,重新审视着村里的变化,吴清伟说,“回家乡工作后,我正在见证着家乡越变越好。”
(本报记者 姚亚奇 朱蒂尼 王晓樱 本报见习记者 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