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期雨量逼近历史,南京潮位逼近历史,太湖水位逼近历史。“三个逼近”形象概括了当下江苏的防汛形势。日前,江苏省防汛进入关键期,防汛应急响应也不断升级。面临防汛“大考”,江苏凭借坚实的基础,信息科技的优势,全方位助力防汛抢险工作有序开展。
长江大保护为汛期筑起防护墙
7月14日上午,天空飘着小雨,在南京市大胜关险工段的江堤上,南京雨花台区天后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源正在交接巡堤事宜。“大胜关这边的江堤长4.7公里,江底有直面深达45米的长江深槽,是整个南京长江段最险要的位置。”高源告诉记者,如今汛情依然险峻,但相比老一辈记忆中的防汛抗洪,这次防汛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这一切,都得益于近几年江苏对长江的大保护。
“过去,到处采砂、建码头、建工厂,不仅威胁河床结构,江堤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给防汛带来巨大的压力。”回忆起当年江面的情景,高源印象深刻。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四年多来,江苏坚定落实总书记要求,铁腕治理,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拆除沿岸非法码头、规范砂石交易市场、搬迁沿岸企业工厂、增绿植绿、修复长江两岸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治理,南京长江两岸曾经的砂厂、码头已经全面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色的模样。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苏已退出占用岸线47公里,在抓好清理整治的同时,同步推进复原、复绿工作,目前复绿面积已达到8592亩。
“企业搬走了,生态也修复了,现在的江堤不仅加高加宽了,而且是石头慢慢铺上来的,非常牢固。”高源表示,江苏对长江的保护为汛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让防汛不再像过去那般棘手。
用科技与洪水“赛跑”
“长江南京潮水位站当前水位10.0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7月13日下午,长江南京下关站的移动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着水位数据的变化。“我们在水下安装了水位遥测设备,它能够自动测报水位,每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实时上传。”长江南京潮位站站长朱庆云告诉记者,在今年防汛抗洪工作中,一系列“黑科技”大显身手,大大提高了汛情预警的时效性。
在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来自全省各河流的水位、水量,各地降雨量等数据在大屏上实时更新。“有了数据,我们的分析研判才能做得更加精准。”江苏省水文局水情科副科长何健告诉记者,目前水利部门主要采取“模型+人工”的形式,来预测洪水的来量、水位等指标。“模型是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早就设定好的,只需要将上游洪水、下游潮汐、沿江引排水等多方面影响因素输入模型,就能够预测长江洪水的演进过程。以南京潮位站为例,上游洪水和下游潮位是引起南京站潮位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
汛情期间,城市内涝也是一块挥之不去的“牛皮癣”。汛情总貌、实时雨量、实时机泵、实时积水……当南京河西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养护部经理季珉珉在手机上打开一款名为“智慧防汛”的App时,各种雨量、积水信息数据映入眼帘。同记者说话间,季珉珉收到了“智慧防汛”发来的提示信息:“绿博园地铁站3号口、河西大街西侧匝道有积水,需要助排。”季珉珉通过电话联系了附近待命的泵车组同事不到5分钟,App“实时积水”一栏的数字逐渐变小。这种实时监测,实时提醒的高科技防汛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内涝的应急响应能力,也极大地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防汛面前,江苏用一系列技术与洪水“赛跑”,为打赢汛情这场硬仗作准备。
全民巡堤防患未然
满身泥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汛情期间,这是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双牌石村村支书杨明的常态形象。入梅以来,南京市区域内的石臼湖一直高水位运行,双牌石村坐落在石臼湖边,村中的小桥被淹得只剩两排短短的护栏,防洪形势严峻。“越是危急,我们党员干部越要勇敢向前。”杨明用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从6月底开始,杨明就组织干部群众24小时巡堤、固堤,坚守在防汛一线。8公里的防区、3.2公里的堤坝,他每天至少往返六七次,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两小时。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人民群众也闻“汛”而动,主动请战,参加防汛抢险工作,争当防汛“主力军”。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的防洪大堤上,防汛工作力度的加大,也增加了巡堤人员的密度。在这些巡堤的“红马甲”当中,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龚雪河,每天从早到晚都会和其他工作人员轮流观察水位,他们一旦发现大堤土层渗漏情况,要及时汇报。龚雪河告诉记者,尽管他今年已经73岁了,身体还很好,也要为防汛工作出一份力。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截至目前,江苏省共组织3万多人巡堤查库,近1.8万套泵组、1720支抢险队伍严阵以待,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