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555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5日 星期三

    苏区精神历久弥新

    作者:赵诺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5日 06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历大革命惨痛失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严酷的形势下,进行了创建根据地、开展苏维埃革命的伟大斗争,用生命和鲜血铸成了光荣的苏区精神。风云虽已远去,精神历久弥新。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苏区精神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仍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

        苏区精神感召我们追求真理、坚守信仰,激励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艰难、险恶的斗争形势中。面对“白色恐怖”、重兵“围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区军民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在工农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道路抉择背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运用。苏区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又是在历史条件的变化中依据国情世态的变迁所进行的发展和创新。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仍然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的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应发扬苏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干部既深刻领悟经典原理,又能与时俱进地学深学透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理想信念,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苏区精神启迪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创新,探索“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的建立,使得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力量,推动了大规模的党政军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具有典范意义。中国共产党和苏区军民借鉴苏俄经验、探索治党治国治军道路、开展制度创新的勇气与智慧,构成了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要义。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严格的监察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使苏区在资源相当有限的条件下仍然发挥出强大效能,充分显示出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地推进,正是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社会问题也在不断产生,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我们今天学习苏区精神,就是要求真务实、争创一流,既扎根中国大地、继承革命传统,又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苏区精神警醒我们保持本色、扎根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自觉。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书写了一段党群之间水乳交融的佳话。苏区精神不是单向度的,是由党和人民共同创造、共同诠释的。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解决了农民最迫切的需求。贫苦大众衷心拥护共产党,成为党的根本依靠。为保卫苏维埃,苏区人民倾其所有,作出巨大牺牲。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苏区精神,世间罕见、震撼人心。

        抚今追昔,苏区时期党和人民生死与共的关系,警醒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依归,切实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汇聚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伟力。

        (作者:赵诺,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